伴随实施熔断的股市惨烈下跌,中国证监会及主席肖钢又开始进入被千夫所指的轮回。 证监会还是原来那个证监会,肖钢还是那个肖钢,去年股市大涨和今年股市大跌,仿佛就判若两人了。由此可见,中国股市投资者是多么不成熟。而看了很多慷慨激愤的文章,大多局限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比如,实施熔断机制和证监会缺乏人才是下跌之因。 其实,就中国股市来说,监管并不需要高智商,而在于要有如同定海神针的好制度,监管者职责就是雷打不动去执行,其它涨跌则是市场的事。一个市场,不因它涨就是好市场,也不因它跌就是坏市场,重要的是,它要具备基础的公开公正运行规则。至于肖钢是否适宜担任证监会主席,要反省的是干部任用制度。否则,换王刚李刚或更不济,黄继光都堵不了这个大枪眼。 我认为,退市熔断是中国股市的定海神针,真如美国股市那样严刑峻法的实施退市制度,才能挽救中国股市,并让其脱胎换骨和健康成长。否则,远离价值投资,资金不能投向优质企业,无法真正发挥社会融资支持实体经济。不断恶炒垃圾股,到处是骗子和傻子博弈,一茬茬割韭菜,永远暴涨暴跌,这个市场迟早的关掉。 任何有生命力的东西,是离不开新陈代谢的,上市公司只进不出,就如人只吃不拉,不憋出病才怪。假冒伪劣的上市公司不能及时被清退,中国股市永远是个赌骗场。每次IPO开闸,必引来大批臭鱼烂虾,尽管外表包装的很靓丽,不信,各位去盘点下近几年IPO上市企业,有多少家经得起考验,又有多少家圈钱得手后就财务大变脸那?而有了严格退市制度,注册制就不可怕。 重庆市长黄奇帆被投资者寄予厚望,民间组织部长已经替中央任命他为新证监会主席,我并不觉得黄奇帆就能挽救中国股市,但对他说的“搞股票发行注册制的市场化改革就必须有严刑峻法在先”很认同。上市前后凡出现故意欺诈行为,必须让相关责任人承担法律责任甚至倾家荡产,而上市公司一定期限里经营严重恶化,也应该被强制清退出去,这样,投资者会越来越理性。 中国股市该推出的不是这个涨跌熔断,而应该是退市熔断。所谓的退市熔断,就是从现在开始退多少家进多少家,如真如此,也必将为并购重组推波助澜,择优劣汰,整合资源,发挥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的巨大功能,这比所有利好的效果都持久耐用。 仅用8年多时间中国就完成了相当美国100多年的IPO,根本不去考虑市场如何消化问题,在没有退市制度和严刑峻法并不匹配背景下,现在急急忙忙的要推出注册制,注定会对中国股市造成严重的冲击,而又加中国整体经济十分疲弱和世界范围内金融风险此起彼伏的忧虑,2016年的熔断暴跌的出现,就一点也不奇怪了,这需要监管政策尽快的调整。 创业板不够,又要战略新兴版,监管层只求大而花里胡哨,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制度建设上,这是李克强总理指出的“管不住手”的典型表现。美国经济之所以强大,没什么新经济与旧经济谁胜谁败,靠的是基础产业之上的全面创新,中国如此大国,必须通过资本市场对关系国计民生基础产业进行市场化“大重组、大并购、大升级”,回避矛盾,投机取巧想靠“乒乓球”小概念上天,并不可行,要防止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经又一次念歪。 当下,中国证监会最紧要工作是,推出真刀真枪的退市熔断制度,这样制度下,不论你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上,不论你是国企还是民企,只要触犯制度该退就得退,同时,市场交易参与者,无论你多大机构,同样参照熔断或惩罚或取消资格,证监会主要职责是保证交易场所公平公正,守规矩的可以玩嗨,不守规矩的让其灰溜溜出场,就这样简单。 但权力问题不简单,证监会当下的权力,管不了这些副部级的央企,也管不了大领导的条子和人情,更高层至少要授权,无论是多大国企,证监会有权利依法依规让其退市,我管不了你,但我可让你退出去,当然,一行三会合并,国务院总理兼任或更好。 如果退市熔断制度不能大张旗鼓的尽快出台,我对中国股市的看法是悲观的,而退市熔断涉及到所谓的社会稳定,就怕投鼠忌器,拖延下去的结果,是你发现坏公司越来越多,股市离投资也越来越远,变成了一个粗糙而纯粹的击鼓传花和互相欺诈的场所。 世界的经济总是时好时坏,这些你永远无法把握,2016后的中国股市如何把握,不要看其它,就看退市熔断能不能出台了,否则,普通投资者,该是自我熔断和中国股市告别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