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江西沃格光电股份公司生产车间一角。 近几年来,对资源能源消耗依存度较高的江西省新余市支柱产业发展陷入了困境。为实施绿色崛起,江西省新余市长董晓健近日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透露,该市已制定出台了《新余市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实施意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号工程来抓,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切实加强污染治理力度。 科技进步贡献率过半 作为一个因钢设市的重化工城市,江西省新余市的经济发展对资源能源消耗的依存度较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特别是近几年来,受宏观环境的影响,钢铁、新能源、新材料等三大支柱产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陷入了发展困境。而在环境治理和保护方面,新余市的欠账较多,历史包袱较重,同时还要面临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形成的污染增量问题。 董晓健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为改变这种现状,新余市委市政府提出“一号工程”抓生态,同时主动对接“一带一路”战略,围绕省委十六字方针,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为核心,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增长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打造新余经济转型发展的升级版。到2015年年底,该市新兴产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可由2010年的37.8%上升到44.8%,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达53.5%,万元GDP能耗与2010年比下降25.02%。 2015年,新余市坚持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摆在核心位置,实施了科技创新六大引领工程,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把增强创新能力与完善现代产业体系结合起来,增强科技支撑经济转型升级的能力。 目前,新余市共建立院士工作站3个、博士后工作站3个,建成国家光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3个国家级研发平台、省船用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9个省级研发平台、锂电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28个市级研发平台。2015年该市共获批省级科技项目43项,有20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初评,20多项校企合作科技成果实现孵化,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同比分别增长54.9%和57.2%。 提前一年完成减排任务 事实上,在“一号工程”推出之前,该市近年来用于环保和节能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累计已达21.4亿元,包括投入4.7亿元新建6座污水处理厂,投入4.5亿元新建污水收集管网251公里,投入5.3亿元分别完成大气、水污染治理项目44项和64项,投入1.2亿元新建40套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及联网系统等。 为引领绿色循环经济快速发展,新余市还严格环境准入,强化污染源头控制。2011年以来,该市共否决高污染、高能耗以及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招商引资项目117个;关停五小企业50余家,淘汰落后产能水泥8.8万吨、小火电10万千瓦、300立方米高炉2座。 本着环保服务发展的原则,2015年新余市仅在袁河工业平台就关闭了7家高污染、高能耗企业,这些企业年纳税近千万元。此外,依托节能减排财政政策、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等三项政策,该市先后实施节能减排及废物综合利用项目300多个,走出了一条发展绿色产业的新路子。全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减排任务。 项目建设引领产业转型 据董晓健介绍,按照“补链、强链、建链”的产业布局总体要求,新余市将重点发展光电信息、高端装备制造、光伏发电、麻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钢铁产业向机械装备领域延伸,推动光伏产业向太阳能发电领域延伸,推动麻纺产业向床上用品及成衣制造领域延伸。预计2015年全市光电信息、装备制造业、麻纺等可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75亿元和25亿元,光伏发电可完成装机116兆瓦以上。 坚持以项目建设引领产业转型,推进发展升级。在项目选择上,要求申报的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必须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尤其是对招商引资项目推行了预审制,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高污染、高能耗项目一律不予引进。2015年该市共实施73个市重点建设项目,签约“民企入赣”项目100个,总投资达379.7亿元,预计全年全社会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23.8亿元。特别是,总投资约200亿元的“两厂一路一基地”项目的启动建设,对该市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全面融入“一带一路” 紧紧抓住“一带一路”战略重大机遇,新余市坚持对内对外开放联动、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努力拓展发展空间,着力打造开放型经济升级版。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2015年,该市完成对外投资协议合同总额3000万美元,新批对外投资企业3家,对外承包工程2家,增资2家,全年预计可完成对外投资4000万美元。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了出口企业信用保险扶持政策,先后组织25家外贸企业参加德国纺织品展、广交会、东盟博览会等境内外展会,帮助蜜桔等农业生产企业在泰国等地举办产品推介会,直接为企业新增出口订单额超过5000万美元。 支持企业“走出去”。成立新余市“一带一路”文化经贸促进会,入会企业达40多家。推动仙女湖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在莫桑比克和坦桑尼亚投资大豆种植和养殖业项目,促成新余浙华公司承接老挝东渡大学学生公寓建设项目,鼓励新余波淼公司在老挝进一步扩大渔业养殖项目的投资,帮助新余学院、江西工程学院等院校与日本等国家开展对外劳务合作。 推进外经和口岸工作。陆路口岸作业区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建设新余至厦门、宁波等地的铁海联运线路,预计全年进出口各类货物标准集装箱2000个,同比增长31.8%。下一步,新余市将研究特色产业企业抱团“走出去”工作方案,出台鼓励企业“走出去”扶持政策及细则,推进新余全面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