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网站公布的消息称,位于广州、上海和徐州的三家商用车企业召回4518辆车。商用车企业再次进入召回行列。在商用车业,提到车辆召回,往往被视为重大产品质量问题,对产品召回一事向来讳莫如深。 无论企业愿不愿意召回,我国的商用车召回制度都在不断推进。召回制度是维护汽车行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武器,但这种武器只是外在的助推力,企业产品要经受住市场的考验还需苦练内功。 纵观国外的商用车发展史不难发现,越是知名的商用车厂家,在对待召回问题上就越坦然,召回不是质量差的代名词,而是企业能正视产品缺欠,及时改进的表现。召回的背后是企业不断完善产品,不断提高产品品质和性能的不懈追求,无论对于车企还是用户,都是负责任的行为。 对比国外已经常态化的商用车召回,我国商用车企业在召回时显得有点放不开“手脚”。在国外,已经形成了一种国 家鼓励企业召回-用户正确看待召回-企业积极主动召回-召回推动工艺进步的良性循环,而这一良性循环的最终受益者正是商用车用户本身。对此,企业和用户都 要以平常心看待召回。 我国的商用车召回处于不断完善的发展阶段,制度的完善和健全不仅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推动,也需要企业的自觉和付出,更需要用户的理解和支持。只有三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既有效维护用户权益,又能提高企业产品质量的双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