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2月4日起,中国铁路总公司下调煤炭运价,每吨公里降低1分钱。据测算,此举全年将为煤炭企业节省物流费用100亿元左右。 近十年来,铁路货运价格基本每年调整一次,经过12次运价上调之后,这是第一次下调,幅度为10%,考虑到实行特殊运价的国铁线路及国铁控股合资铁路可以根据市场供求状况自主确定具体运价水平,按照煤炭货运周转量1万亿吨公里计算,全行业大约降低收入100亿元。 下调煤炭运价使得公司盈利明显下降。对大秦铁路此次调价的盈利弹性进行初步测算,倘若煤炭运费下降10%,预计盈利下降11%。铁总曾以呼局、京局和济局为试点,下调铁路运费,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大秦铁路的货运量,此次调价使得大秦线和上述试点地区运价水平保持一致,预计未来将会带来一部分货源的回流。煤炭运输格局在逐步调整。北煤南运的运输瓶颈逐渐打开,铁路线对货源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大秦铁路、蒙冀铁路、神黄铁路将有侧重的发挥煤炭运输大通道的作用。公司有可能采用两种方式维持运量:第一,适度采用调价政策维持相对稳定的发运量;第二,通过大客户合作等方式确保山西地区煤炭干线运力进一步向大秦线集中。在分流和回流的共同作用下,预计大秦线2016年实现运量3.85亿吨。 煤炭需求下降的原因众多,其中对煤炭需求冲击最大的应属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对于传统钢铁行业落后产能的调整。加上近年来因雾霾对城市生活的影响,全社会对火电发展的热度持续下降,使得煤炭需求不断下降,整个煤炭行业受到巨大冲击。 此次铁路部门对于煤炭运输价格的下调,最直接的受益者当属煤炭企业。作为煤炭最主要的运输方式,铁路对于煤炭运费的下调,可使煤炭企业每年节约大量物流成本,自然有利于煤炭企业的发展。煤炭企业的稳定发展,显然对于稳定铁路货运也具有积极意义。铁路下调煤炭运价,就铁路部门与煤炭行业来说,的确是种双赢的选择。 但从目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的大环境来看,与煤炭行业相关的传统钢铁,火电行业均属落后产能。那铁路部门下调煤炭运输价格,岂不是为了自己多拉货而不顾当前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大局的需要吗?将煤炭行业交给市场,任由其自生自灭不好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撇开煤炭行业所涉及的上下游产业不说,单就就业而言,目前我国煤炭行业的从业者有数百万之众,如果对煤炭需求下降等情况放任不管,任由其硬着陆,那将会造成短时间内大量的人员失业,由此也将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社会各界要积极支持煤炭企业改革发展。相信也是出于稳定就业等方面因素的考虑。由此看来,此次铁路部门下调煤炭运输价格,绝不仅仅是出于自身与煤炭企业双赢的考虑,而是结合经济发展和社会责任等诸多方面因素所做出的决定。 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调整产业结构固不可少,但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我们也要帮助落后产能企业走出困境。兼并重组也好,转型升级也罢,都不可操之过急,总之应尽量避免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因操之过急而引发大量失业情况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