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6年北京市缓解交通拥堵行动计划暨缓解北京市区交通拥堵第十三阶段工作方案》正式发布,公布了46项疏堵项目任务。除了聚焦中心城区疏堵,打通90条城六区的次支干路将外,在增加道路设施供给方面,加快通州行政副中心交通路网建设也成为一项重要工作。据悉,今年,北京将有16条轨道线路在建,其中涉及通州的就占了5条。
加强与中心城联系 通州将建5条地铁线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新闻发言人容军透露,北京年内将推进16条轨道交通线路建设,在建里程约300公里,创历史最高水平,而近年来北京轨道交通平均每年新增通车里程为66公里。
据悉,16条在建或即将开建线路为:昌平线南延、3号线一期、6号线西延、7号线东延、8号线四期南延、12号线、14号线中段(丽泽段)、17号线、19号线一期、西郊线、燕房线、房山线北延、机场线西延、八通线南延、S1线、平谷线。涉及通州的五条线路为:3号线、7号线东延、17号线、八通线南延、平谷线。
其中,北京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西起东四十条站,未来可能东延至通州,2020年建成;八通线南延工程自土桥至环球影城站(换乘7号线),规划建设期为 2016~2018 年;7 号线二期(东延)为焦化厂—通州环球影城,方便通州南部城区,预计2016年全线开工,2020年通车;地铁17号线南起通州区亦庄站前区南站,北至未来科技城北区站,预计2020年通车;22 号线(平谷线)自东风北桥至泃河湾,在通州宋庄(换乘S6)、三河市燕郊设站,最快2016年开工,2021年建成。
目前,6号线西延、17号线等线路已经开工建设,八通线南延和三号线一期两条新线也将择机动工。昌平线南延、CBD线、平谷线3条线路也将力争今年开工。
与周边地区交通建设加速
为推进京津冀路网互联互通,还将加快建设京台高速公路、兴延高速公路和京秦高速公路。开工建设新机场高速公路,实施京开高速公路拓宽工程。通州位于京津发展轴和京唐秦发展轴在北京市域内的交汇点,通州所在的东南部正是北京城市未来可扩展的重点区域。按照新的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方案,还将有包括廊涿城际、京滨城际等重要的新型城际铁路开通。
通州正在全力推动北京行政副中心建设。政府有关人员一直强调,对通州的建设要“软、硬件建设标准均高于中心城区”。区内外交通首先加强与中心城的联系,同时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交通线路构建。《方案》规划的一系列措施不仅有利于缓解城区的交通拥堵,也将打通通州的各相邻通道,缓解通州进出京方向的交通压力。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行政副中心需要承接从中心城疏解出的人口、产业和职能,需要便利的交通,另外环球影城建成后也将带来大量人流和商流,这给本就因为“睡城”而形成潮汐交通压力大的通州带来更大的挑战,加快交通网络建设成为副中心建设的重中之重。
位于通州台湖镇星湖科技园的高端企业独栋——经略天则产业园坐享了该地区交通便捷的优势,据京哈高速台湖出口仅100米,京津高速,京沪高速均在台湖设置出口,东四环轨道线,地铁7号线和S6号线(规划中)三条轨道在台湖交汇;京津城际铁路,地铁亦庄线。 R2线(规划中)在台湖通过,而与其一路之隔的环球影城周边交通也将迅速升级,八通线、7号线都将延伸到环球影城。独特的区位优势也为经略天则产业园带来巨大的升值空间,成为企业入驻通州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