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山车”似的下降,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从去年12月到今年1月产生巨大变化的真实写照。根据工信部的数据,1月份产量1.61万辆,同比增长144%,但是环比下降幅度达到84%。
业内分析,去年年底的高增长主要是由于各地为了完成推广考核任务,在第四季忽然加大采购新能源汽车的数量。对于今年1月的骤然下降,则有认为主要是因为政府部门的骗补调查,让不少此前为获得国家补贴但产品未达标准的新能源车生产企业被淘汰。
网易汽车通过调查了解,新能源汽车行业里少数的骗补者并没有就此浮出水面,工信部等四部委的调查仍在进行中。而对于1月份产销量的下降,部分行业专家和企业人士认为更多的是正常因素,极少数骗补者并没有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发展态势。
“高处”是如何炼成的?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340,471辆和331,092辆,同比分别增长3.3倍和3.4倍。同时,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
“弯道超车”一直是中国汽车工业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期望,如今在数量上中国已经成为了第一,其中2015年的11、12两个月“功不可没”。2015年前十个月新能源汽车生产18.12万辆,销售17.11万辆,而最后两个月的产销总量达15.92辆和15.99辆。
业内分析,去年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政策,各地为了完成推广考核任务,在去年第四季忽然加大采购新能源汽车的数量,车企新能源汽车的产量急剧上升。
知豆D2
“大客户采购是知豆销量的重要来源,如长沙市政府、兰州派出所、交通运输企业等,其中有龙集团与广交长运于去年11、12月联合采购量达到5000台,长沙市政府11月采购3000台,”知豆电动汽车有限公司公关传播部部长仪芳媛向网易汽车透露。
“由于12月是考核的节点,出现高峰是很正常的,年初1月出现调整也是合理的,”腾势电动汽车市场总监胡晓庆说。根据乘联会的数据,腾势品牌电动汽车去年12月销售872台,占其全年销量的30%左右。
“过山车”式下降正常吗?
新能源1月产销数据出炉后,面对产销量均出现大幅下滑的情况,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表示,去年年底冲高、今年1月有所回落算比较正常。
网易汽车查阅相关数据,传统的企业行业存在“年底冲高、年初回落”的现象,新能源行业也没有例外,而且也不是第一年出现这样的情况。
根据中汽协的数据,2014年1至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5.67万辆,全年产量7.85万辆。这意味着,在最后一个月,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单月产量皆高达2万辆以上,超过了之前4个月的产量总和,接近之前5个月的销量总数。
“新能源车出现大幅下降是环比数据,只用环比数据来判断市场发展特点是片面的,毕竟市场本身有淡旺季之分,”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张志勇表示,“同比数据更能反映市场发展的规律,同比增长144%是很好的发展,而且随着充电设施的进一步完善、车型数量及品质的提升等利好因素,新能源在今年会更好。”
根据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统计,在1月生产的1.61万辆新能源汽车中,只有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同比出现4%的下降,纯电动乘用车7952辆,同比增长3倍,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纯电动商用车也有较高的增长。
目录缩水系打击”骗补”?
1月中旬时,工信部公布了第一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原《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76批次的3412款车型自2016年1月1日起废止。
资料显示,首批目录只列入了247款车型,仅涵盖二十多个企业,诸如腾势、晨风、知豆等品牌的产品都不在列。根据2016年补贴规则,未进入目录的暂时无法享受相应的中央政府补贴,如续航里程介于150公里和250公里之间(150≤R<250公里)的纯电动汽车是4.5万元。
腾势电动汽车
“政府对于推广目录的发布也是有一定节奏,腾势也在正常地申报,并没有特殊原因,”腾势电动汽车市场总监胡晓庆对网易汽车透露,“我们将出现在下一批的目录中,目前销售也没有受到明显影响。”
网易汽车了解到,诸如知豆、康迪、长江等未进入第一批目录的电动车企业也都在正常的申报,只是时间问题。从2016年开始,能够享受补贴的纯电动乘用车的续航里程门槛从80公里提高到了100公里,由此影响的主要是低速电动车,续航里程继续升级才能享受相应补贴。
有分析认为,目录的更新不仅是新一轮推广的自然调整,也是政府大刀阔斧“整风”的的前奏。“骗补打击的是极少数浑水摸鱼的企业,不会对整个行业的整体发展态势产生影响,”张志勇说,“有影响也是对生产端,非大规模的流通‘骗补’行为并不会给销售市场带来明显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