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格钢铁

股市动荡货币ETF成交猛增 基金竞相打造场内流动性品牌

发表日期:2016-02-29 10:49:13 兰格钢铁

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沪生 上周四,A股市场千股跌停,资金避险情绪升级,场内货基交易额再度暴增。作为现金管理工具,场内货基规模一时难以做大,基金公司更寄望于打造流动性品牌。 数据显示,2月25日和26日两天,15只场内交易货币基金成交总额达到380.35亿元和335.74亿元。而多只交易货币基金也在2月25日创出今年成交额的新高:华宝添益成交150.61亿元,富国收益宝H成交22.88亿元,银华交易货币成交101.11亿元,上市仅5天的鹏华添利B也有6.82亿元的成交额。 然而,成交额的激增与基金规模增长并不成比例。集思录数据显示,截至2月26日,成交额在10亿元以上的基金有8只,其中6只规模超过100亿元,华宝添益和银华日利超过500亿元。而从成交额与规模比例来看,规模最大的华宝添益成交额仅占到7.68%,银华日利也仅为13.82%。相反,规模仅为5.23亿元的添富快线在26日却创下21.16亿元的成交额,比例高达404.59%;嘉实快线、博时货币也分别达到31.03%和31%。鹏华添利成交额占比也高达72.21%。 一位场内货基基金经理指出,现在成交额远超规模的现象很常见,很多产品规模提升难度较大,基本上都是通过营业部或直接与大机构合作来做大成交量,在无规模优势的情况下优先打造流动性品牌。对于基金公司来说,更看重的是货币基金的成交额,资金大进大出,也凸显出场内货基的流动性强弱。 华南某基金公司人士也指出,目前来看,华宝添益的状态最为稳定,而多只2015年才成立的场内货基则仍处于规模积累期,需要开拓客户群,成交活跃多是机构的帮忙资金。而机构资金的特点往往是大进大出。以易方达货币基金为例,2015年12月中旬,该基金规模为157亿元,到年底大幅提升至541.24亿元,而年后又一路滑落,到2月26日仅为296亿元。 上述华南基金公司人士透露,场内货币ETF主要是机构客户参与,一般投资者很少会参与。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投资者教育,才能使他们了解场内货币基金的工具性质,并利用好这个现金管理工具。 上述货币基金经理也表示,华宝添益等产品的先发优势非常明显。“机构有投资惯性,先发者有优势,而场内货基最看重流动性,规模越大优势越明显。'钱荒’时,华宝添益运作平稳,也树立了很好的品牌。” 但也有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虽然一些产品具有先发优势,但竞争激烈,已出现客户分流情况。机构也会选择和条件更为优惠的基金公司合作。

相关阅读
A股进入“两会”时间 五类基金可提前布局[10:28]
QDII额度难求,基金公司出租通道牟利 公募QDII产品规模仅占总额度的34%[10:13]
股市动荡货币ETF成交猛增 基金竞相打造场内流动性品牌[10:49]
内地香港互认基金销售惨淡 高成本难以覆盖[10:47]
新能源汽车迎政策暖风 哪些基金最受益[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