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格钢铁

凯恩斯:底在眼前 股市的寒冬即将过去

发表日期:2016-03-16 08:33:45 兰格钢铁

一个清华毕业的硕士,特别喜欢股市投资,他很有想法、有激情、爱折腾,他说想放弃公务员工作去找一份基金研究员的职位,他虽没从事过类似工作经验,但凭借着内心强烈想做股票投资心的驱动,他花费了1个月时间研究一个行业,写了一份行业投资分析报告,随后向一个基金投了份简历。 这哥们如愿以偿的收获了面试邀请,说明那份投资分析报告获得了一定的认可。但面试时HR总监问了几个问题把他问蒙圈了。 HR总监:“对你的投资影响最深的一本投资书是什么,什么书名,作者是谁?” 他回答说了书中的几个观点,然后又说作者确实想不起来了。 HR总监:“平时看科幻电影吗?” 他回答:平时工作比较忙,很少看电影。—多么冠冕堂皇的回答啊。 HR总监又问:“你对什么东西比较痴迷?痴迷到什么程度?” 他回答:除了工作、看些书确实没对什么事物痴迷过。 HR总监:好了,面试结束,你可以走了。 在返程的路上,他收到了HR总监的回复,说“通过和同事的综合测评,你的经历不合适这份工作。”。 他有点不甘心,问HR总监“为什么面试没通过呢?”,HR总监回答:“你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缺乏远见。”这一句话刺醒了他,多么痛的领悟! HR总监的那几个问题,其实针对性都是很强的。问什么投资书对你影响最深,意在考察你对投资的理解深度,做股市投资理解深度深度思考是基本素质。问看不看科幻电影意在考察对未来新兴行业,新技术的关注程度。问你的痴迷程度,意在考察你的执着精神。优秀的基金经理很多都是内心极其强大的偏执狂。上一个时代的著名基金经理,在最近5年的创业板牛市中成绩都一般,有些基金经理甚至在国外做投资转了一圈,回来之后,投资业绩也亏钱,主要是他的投资没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与时俱进,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三五年。 当然,也有的投资人, 平时也喜欢看书,也买了不少书,但基本等于白看,仅仅记住几个观点没深刻理解书中的体系结构,知识不成体系是没多大价值的。看了没真正消化,不试图深入思考、理解、消化变成自己的东西,本质上跟没看是一样的。所以,日本的一个禅师说,书要读进去,然后你还要读出来,要读出一个全新的自己来。 股市投资是十年磨一剑。年轻人工作后的第十一年的年收入大概是前十年的总和。而这十年工作实际上是一种实践和顿悟的过程,10年后是否成功,依赖的是这十年积累经验、技能以及平台、资源方面的积累和成长。所以,你十年前的选择很重要,而如若你开始阶段就想赚这第十一的钱,那么你是哪个吃了第三个满头就饱了的人——你一致在尝试,不吃1,2,直接吃第3个让你饱的那个馒头。股市投资更是如此:坚持十年的复利之后,一个涨停资产就会翻一倍,而这个股票可能上涨了一年,你在股市得到的回报比你这辈子辛苦工作赚的都多。 市场没有真正的绝望。树,曾经在秋天放下了落叶,心很疼,可是整个冬天,它让心在平静中积蓄力量。春天一到,芳华依然。 北京今天停暖了,春天已经来了,在经历了一季度的深幅调整之后,二三季度将迎来v型反转,股市的寒冬即将过去。只要生命还握在手心,投资就没有绝望。一时的股票涨跌得失成败得失对于一生来说,不过来了一场小感冒。健康的身心是投资人永不干枯的希望。

相关阅读
凯恩斯:底在眼前 股市的寒冬即将过去[0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