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格钢铁

通过市场化运作等方式 探索市郊建设养老小镇

发表日期:2016-03-16 10:58:17 兰格钢铁

如今,独生子女一代已渐成家庭主力,出现了一对年轻夫妇要照顾多个老年家庭的局面。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逐渐加剧,这一现象只会愈发严峻。寻找一条既能让老年人安度晚年、又能有效降低子女照顾负担的途径,成为今年两会热议的话题。 全国人大代表、民盟中央常委、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沈志刚提出,能否探索在城市郊区建设养老小镇,将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整合起来,“这样做既降低养老成本,同时也可以大幅度提高老年人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通过调研,沈志刚注意到,上海的很多老人,特别是受过教育的老人,思想都较为开放,他们不一定要和孩子同住,但大都不愿住在养老院里,与一群素不相识、不同层次的人一起生活,“他们有自己的生活圈子、有自己的生活情趣,希望能与三五知己、朋友同事一起养老”。同时,这批追求生活质量的老人,往往有着较为稳定的退休收入,在工作时单位分了住房,即便房子比较小,但设备齐全,处在市中心,交通十分方便。 沈志刚建议,通过市场运作的方式,将老年人的房屋置换出来,吸引老年人结伴来到市郊养老小镇居家养老。 实现途径可以是,政府在郊区乡镇周边统一规划建设一批养老小镇,吸引社会资本进入之后,根据不同老年人所居住的小区,提供不同层次的服务,“政府主要负责配套养老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之后培育引进社会机构、社会组织提供各种服务”。 至于如何在养老领域引入社会组织,也需要各级政府的积极推动。沈志刚认为,可以通过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力量进入养老服务市场,实现养老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政府部门也要在多个方面对小镇养老予以支持与保障,比如加大对为老社会组织、志愿者服务队伍的扶持和支持力度。政府财政预算也应将养老服务所需经费,作为财政预算的优先内容。 目前,上海已基本形成了“9073”养老服务格局,即90%的老年人居家养老,在家居住;7%的老年人社区养老,3%的老年人实行机构养老。沈志刚提议,未来发达地区应努力实现“801505”的目标,使15%的老年人能够实现居家养老与社区养老相结合,5%的老年人可以实现机构养老,“在市郊建养老小镇,也是实现途径之一”。

相关阅读
通过市场化运作等方式 探索市郊建设养老小镇[10:58]
首钢氧气厂全力打造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气体企业[03-14]
新电改力推电力市场化 多区域喜迎电价下降[03-04]
IPO市场化探索 核准制积弊难返 注册制任重道远[03-02]
京穗电力交易中心获准组建 电力市场化改革迈出关键一步[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