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格钢铁

清议:房企中期融资利率大降意义不凡

发表日期:2016-03-21 10:18:37 兰格钢铁

与今年头两个月房企国内贷款同比减少9.5%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自去年12月以来,优质房企公司债券发行火热。以保利地产(600048)为例,分别于1月15日和2月25日发行完毕的2016年第一期、第二期合计募集资金100亿元,加上去年12月11日发行的2015年第一期公司债券,最近3个月累计发行的公司债已达到150亿元,相当于去年9月30日录得长期应付债券的1.13倍。 值得注意的是,将于明日(3月21日)上市交易的“16保利01”公司债券,5年期票面利率仅为2.95%,7年期票面利率也只有3.19%,分别低于同档贷款基准利率(5年期贷款基准利率4.75%,5年以上贷款基准利率4.9%)37.9%和34.9%。这是国内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商品房改革以来前所未有的低利率。 优质房企中期融资利率大幅下降传递出以下三个积极信号。 一是房地产行业“去库存”与“降成本”两手都在抓,两手都挺硬。众所周知,与制造业截然不同的是,房企的在产品生产(开发)周期短则2-3年,长则3-5年。这决定了融资成本对房企开发成本及业绩(收入与成本的关系)具有十分突出的放大意义。从这一角度看,大幅降低中期融资利率,对于房企降成本、保业绩,利好韵味十足。 二是房企直接融资大门洞开,商业银行体系楼市供给侧信贷风险相应降低。今年头两个月房企国内贷款同比减少9.5%显然与新的中期融资品种发行速度加快有关。此前的2015年三季报显示,截至9月30日,保利地产应付债券132.66亿元,较年初增长88.7%;与此同时,长期借款由年初的905亿元减少至759亿元,降幅16.13%。房企银行贷款减少,尽管不能对冲楼市加杠杆效应,但起码是降低了楼市的供给侧信贷风险。 三是鼓励优质房企加快开发进度、增加土地储备。如此或有四个效应,即扩容效应、虹吸效应、马太效应与转型效应。所谓扩容效应,是专门针对现阶段一二线楼市供不应求、房价上涨过快而言的。所谓虹吸效应,是指一、二线楼市成交放大对三、四线楼市的促进作用。所谓马太效应,是指优质房企的未来行业地位将日渐巩固,行业集中度将快速提升。所谓转型效应,是指房地产行业“去库存”的终极目标恐怕是将目前一级市场的政府主体地位让位给房企,尽管这一目标短期内不可能实现,但持续降低房企融资成本,足以为这一转型的实现创造有利条件。 对比之下,保利地产的公司债券票面利率在近期优质地产股当中是最低的。同样是5年期公司债券,万科的票面利率为3.5%,比保利地产高两成左右;而民营类地产股的公司债券票面利率高达4.04,是保利地产的1.37倍。这意味着,保利地产在中期融资成本方面具有突出的比较竞争优势。有理由相信,保利地产的这一比较竞争优势将确保其未来业绩的可续健康成长。

相关阅读
清议:房企中期融资利率大降意义不凡[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