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2年以来。我国煤炭经济下行已经持续了四个年头。纵观2015年全年,煤炭需求不足,煤炭产能过剩,进口量仍然很多,供大于求矛盾更加突出,全社 会库存持续处于高位,价格连续下跌,效益大幅下降,行业亏损面扩大,企业资金紧张,经营困难加剧,煤炭经济运行形势十分严峻。而且,"十三五"时期,在推 动能源革命和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煤炭需求减缓将成为常态新征,煤炭消费可能零增长或低速增长,甚至部分年份还会出现负增长。因此,市场供需总量宽松的矛盾 讲成为未来较长时期煤炭产业发展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当前,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煤炭行业去产能的力度进一步加大,煤机制造企业也随之 进入了新常态。在这样的形势下,企业必须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经营效益,更加注重培育发展新动能,坚持“聚焦煤矿需求、聚焦输送设备、聚焦核心能力”的 战略思路,采取同心多元化的经营策略,在深化改革、技术创新、延伸产品链和拓展产业链等方面做出快速反应。 现在,许多人还是以能源的“出身”来划分清洁能源与非清洁能源。“出身”是非清洁能源的,永远都是非清洁能源。这种划分会影响煤炭的深入开发和使用。 根据《环境保护法》的相关解释,清洁能源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概念。狭义的清洁能源是指可再生能 源,如水能、生物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和海洋能。广义的清洁能源,除可再生能源外,还包括天然气、清洁煤(将煤通过化学反应转变成煤气或煤油、通过高 新技术严密控制的燃烧转变为电力)和核能等低污染的能源。《环境保护法》中所认定的清洁能源为广义的清洁能源。 这就是说,清洁能源应该根据使用过程是否清洁来划分。传统的煤炭开发利用方式会给环境带来破 坏,对大气造成污染,但如果在开采、运输、使用、转化过程中加以改进,尤其是煤电实现超低排放,达到或低于燃气电厂的排放标准,那就能成为清洁能源。天然 气是公认的清洁能源,煤炭清洁利用一直和天然气排放标准对标,道理就在这里。 从成本看,按同热值测算,煤炭、天然气、石油的成本大概是1∶3∶9。即便我们可以从国外采购天然气和石油,并确保供应,但能源成本的大幅上升,将影响整个工业的竞争力。 从安全保障看,我国石油进口依赖度已经很高,超过警戒线。万一石油供应出现变数,会影响经济发展,甚至是社会稳定。从经济性看,在同样发热量情况下,每千 大卡煤炭发热量成本是最低的。从减少环境污染角度看,煤炭并非天生就是非清洁能源。此外,目前煤炭产能严重过剩,如果停止使用煤炭,煤炭产业的脱困就更艰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