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格钢铁

全球最大主权财富基金剥离中国8家煤企股份

发表日期:2016-04-19 09:02:08 兰格钢铁

春暖花开的人间四月天,煤炭企业正迎来寒冬。 2016年4月14日,挪威央行从挪威全球政府养老基金中剥离了52家煤炭相关公司的股份。 52家煤炭公司中包括8家中国煤炭企业,分别是中国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挪威全球政府养老基金是全球最大的主权财富基金,坐拥8630亿美元。剥离煤炭股份是其气候变化的相关政策,2016年,还会有更多的相关撤资。 挪威央行的公告称,剥离的标准是这些公司有30%以上的营业额或业务活动来自煤炭。30%只是一个标杆,在撤资的过程中,还会重点观察公司前瞻性产品、多种燃料的转变,以及可再生能源比例。 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呼声下,撤资化石燃料的不仅是基金会。2014年9月,350.org和全球投资-撤资联盟(Divest-invest)就发起了“巴黎-化石燃料撤资运动”,运动在2015年的巴黎气候峰会上取得了巨大进展。 2015年12月在巴黎举行的气候峰会上,近200个缔约方一致同意通过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巴黎协议》。在2016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将作为习近平主席特使出席,代表中国签订协定。 在巴黎峰会上,“巴黎-化石燃料撤资运动”发起组织称,资产总额超过3.4万亿美元的500多家机构均作出了某种形式的撤资承诺。 除了基金会,撤资的还有城市。比如挪威首都奥斯陆、澳大利亚城市墨尔本。 高校、博物馆和音乐机构也加入撤资行动。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取消了对煤炭和油砂的所有直接和间接持股以及对化石燃料公司的所有直接持股。伦敦科学博物馆在争议和公共压力下宣布放弃壳牌石油作为赞助商的计划。 位于悉尼的南半球最大的音乐产业机构APRAAMCOS宣布,开始对所有化石燃料进行撤资。这家机构在2014年向8.7万名歌曲创造者和作曲者发放了2.5亿美元版税,成为撤资运动中强大的文化力量。 伴随着撤资,煤炭企业自身也举步维艰。 2016年4月13日,美国最大煤企博地能源(Peabody)申请破产保护,成为了2012年来第50家申请破产保护的美国煤企。这家五年前拥有200亿美金的公司曾是美国煤炭行业巨大财富的代表,但在过去五年,股价下跌了99%。 撤资对于中国煤炭企业和中国投资者的影响如何? “要看挪威持有中煤等中国公司的份额的情况。如果比例不大,影响不大。”长期关注绿色金融的商道融绿董事长郭沛源说,“资本市场已经有较长一段时间不看好煤炭了。所以无非就是从很糟糕变成更糟糕吧,还谈不上雪上加霜。” 挪威央行投资管理公司的公告中并没有提到每家公司的金额。郭沛源表示,挪威撤资并不是一个颠覆性的信号,只是加强了看空预期。 而且,中国在一定时期内仍要依靠煤炭资源,国内外对于煤炭看法略有差异。比如在绿色债券的气候债券组织标准(CBI)中不包括煤炭,而中国的绿色债券认可煤炭的清洁利用。2016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的《绿色债券发行指引》中,就包括燃煤电厂超低排放、余热暖民、燃煤锅炉节能环保提升等煤炭相关内容。

相关阅读
全球最大主权财富基金剥离中国8家煤企股份[09:02]
全球最大主权财富基金退出煤炭投资 已抛售中煤股票[04-15]
易乾财富证实旗下5家分公司被调查 消息称吸资规模超100亿[04-12]
陈思进:扩大债券市场有助财富保值[04-07]
蚂蚁金服财富事业群换帅 资产端困境待解[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