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9日晚媒体消息称,伊朗石油部副部长RokneddinJavadi的话称,预计该国原油产量将在两个月内恢复至制裁前的水平。这意味着伊朗可能在欧佩克下次会议上同意冻结产量以支撑油价。 冻产协议最终未能达成,主要由于伊朗表示将持续增加产量和出口,直至产量达到制裁之前水平,才会进行冻产。此外,沙特也不愿意加入到冻产的队伍当中。沙特为了不让伊朗从价格和出口双升中大发横财,不惜忍受更多的痛苦。 虽然伊朗也对供应过剩和低油价感到担忧,但仍在增加产量以重新夺回市场份额,并且表示,在产量达到衰退前水平之前将不会改变立场。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多哈会议之后,一位了解伊朗石油政策的人士表示,在达到制裁前的产量后,伊朗将支持恢复市场和稳定市场的任何努力,并与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合作。 欧佩克的下次会议将于6月2日在维也纳召开,届时伊朗可能同意加入限制供应的努力。 数据显示,伊朗4月份的原油日出口量已增至约175万桶,较3月份的160万桶增加约15万桶,比此前预期的速度更慢。Javadi上周表示,伊朗的原油产量已超过每日350万桶,预计下月出口量将达到每日200万桶。在2011年底制裁开始前,伊朗的原油出口量为每日220万桶左右,产量低于每日400万桶。 此外,近日油价大涨还受益于科威特原油工人罢工导致该国减产。尽管罢工可能是短暂的,但OPEC产量持续中断、非OPEC产量逐步下降、一季度全球原油需求有所回暖以及海湾国家即将进入炼厂检修季,都将使得原油的基本面获得改善。 对冻产协议的夭折,高盛欧洲股市研究部门的联席主管维格纳(MicheleDellaVigna)在周一对CNBC表示:我们认为多哈协议谈崩是理性的。这一观点或正是接下来支撑油价上涨的关键因素。 市场已经花了18个月去重新平衡原油供求,目前多个非OPEC国家的原油产出已经下降了,而需求也展现出了复苏的迹象,这展现出市场的再平衡过程正稳步前进,均衡指日可待。因此,我们为什么要用一个人为的上涨周期弄巧成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