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格钢铁

以供给侧改革推动钢铁煤炭行业脱困

发表日期:2016-04-21 08:39:08 兰格钢铁

钢铁、煤炭行业目前正遭遇全行业经营困难,处在调整改革的关键期。深入研究解决这两个行业存在的矛盾与问题,以供给侧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改善企业经营环境,推动钢铁煤炭企业走上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亚夫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钢铁、煤炭等传统产业经历了一个大规模扩张时期,在全球总产出中的份额不断攀升。截至2015年,我国粗钢产量、煤炭产量均约占全球产量的50%。但随着我国经济转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阶段,钢铁煤炭行业延续十余年的黄金发展时期已经结束,行业增长拐点逐渐显现,产品价格与企业盈利连续下滑,行业亏损面不断扩大,行业整体进入了必须调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发展的关键阶段。 钢铁煤炭行业在“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建设中仍将继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支撑作用。推动包括钢铁煤炭在内的传统行业摆脱当前困难、步入持续健康发展轨道,根本出路在于深入推进供给侧改革,包括继续推进产业并购重组、加快去产能、去僵尸企业、优化产业资本结构、坚持创新驱动;同时,要继续清除妨碍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创新行业治理方式,塑造行业良性竞争和发展秩序,大力提高行业素质和发展质量。 钢铁煤炭等主要传统行业经济运行情况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钢铁煤炭等传统产业都经历了一个大规模扩张时期,在全球总产出中的份额不断攀升。截至2015年,我国粗钢产量、煤炭产量均约占全球产量的50%。但随着我国经济转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阶段,钢铁煤炭行业延续十余年的黄金发展时期已经结束,行业增长拐点逐渐显现,产品价格与企业盈利连续下滑,行业亏损面不断扩大,行业整体进入了必须调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发展的关键阶段。 1、钢铁行业亏损面过半 2015年的中国钢铁行业呈现出生产高位下降、需求再探新低、价格持续下跌、出口屡创新高、行业整体巨亏、关停破产多发等特征。2015年12月份国内钢铁行业PMI指数为40.6%,虽然较11月回升了3.6个百分点,脱离了11月份创下的近7年来的低点,但仍连续20个月处在50%的荣枯线以下。2016年3月份,国内钢铁行业PMI指数49.7%,较上月回升0.7个百分点,连续四个月回升,并达到2014年5月份以来的最高点;但指数仍低于50%的临界值,未来发展形势有待观察。 受宏观经济增速下行、产业结构调整影响,2015年主要下游行业如建筑业、机械、汽车、能源、造船、家电等行业均出现需求低迷、生产萎靡的状况。下游行业的萎靡态势向上游钢铁行业传导,需求下降成为今年钢价下跌、行业困境的主要原因。预计2015年建筑行业钢材消费量同比下降7.2%,机械工业钢材消费量同比下降6.5%,汽车钢材消费量同比下降1.0%。2015年我国钢材实际消费量约为6.68亿吨,同比下降4.8%,为近20年来我国钢材消费量首次下降,预计未来我国钢铁消费总量还将继续呈现连年下降的趋势。 2015年钢材价格延续了2011以来的震荡下跌走势,综合钢价下跌超过800元;中厚板、冷轧品种跌幅均在千元以上,跌幅为28.2%,创造出1997年有钢价记录以来的历史最低点。2015年前三季度大中型钢铁企业主营业务亏损达 553 亿元,钢铁行业陷入全面亏损阶段。钢铁协会全部会员企业合计亏损531亿元,亏损面50.5%;同期盈利前10家企业合计盈利仅为110.48亿元,同比下降46.03%;盈利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亏损企业亏损程度加剧,钢铁企业整体形势进一步恶化。除成本因素外,国内钢铁行业因受到成材库存占压资金、应收账款不及时、高额融资、税费等拖累,也是造成当前国内部分钢企亏损加剧的主要因素之一,严重影响行业健康发展。 下游需求减少、钢企亏损放大导致企业资金紧张,2015年下半年钢厂检修、减产明显增多。2015年12月上旬、中旬重点钢企粗钢日均产量分别为156.85万吨、151.55万吨,连续5个旬度下降;预估2015年全年我国粗钢生产总量为8.06亿吨,同比下降2%,为34年来我国粗钢产量首次出现负增长。2015年,钢铁企业关停时有发生,无锡锡兴特钢与杭钢半山生产基地关停,新疆八一钢厂子公司也被迫阶段性停产。随着钢厂减产增多,商户囤货意愿降低,市场库存量快速回落,重点市场社会库存总量降至860.81万吨,创下2009年6月以来的新低。 2015年我国钢材出口总量创历史新高,全年钢材出口总量达到1.124亿吨,同比增长19.9%。但钢材出口均价快速下跌,2015年1-11月累计出口均价为569.55美元/吨,同比降幅为25.52%,而同期进口钢材均价降幅仅为9.06%,低价格、低品质依旧是我国钢材在国际上难以提升影响力的关键原因。 尽管近年来政府一直在努力推动钢铁产业兼并重组,但实际上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不升反降。2013年,我国粗钢产量前10家企业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39.4%,同比下降6.5个百分点;2014年,粗钢产量前10家企业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36.6%,同比继续下降2.8个百分点。目前国内钢铁生产企业有500多家,其中民营钢企400多家;民营企业中产能 1000万吨以上的 7家,300到 1000万吨的 43家,100万吨到 300万吨的不到 200家,100万吨以下的近 200家。中小规模钢铁企业数量众多,产能仍十分分散。

相关阅读
煤炭开采:政策小高潮如期上演[08:39]
以供给侧改革推动钢铁煤炭行业脱困[08:39]
英国煤炭产业还能生存多久?[04-20]
煤炭行业为何下跌 煤炭企业不可推卸[04-20]
陕西省最长煤炭铁路运输项目靖神铁路获批[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