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4.18-4.22),铁矿石价格大幅拉升。在国内钢材市场价格不断创新高的情况下,国内铁矿石市场开始发力,从现货到期货市场涨势都非常喜人,尤其是普氏指数重新登上70美元(吨价,下同)关口。钢铁企业采购意愿较强,无论高低品位价差均照单全收。高品矿及球团、块矿销售状况较好,其他非主流矿虽小幅跟涨,但幅度明显小于主流矿。
铁矿石市场经过此番拉涨后,价格已回升至2015年初的价位,而国内钢材市场经过近期几次大幅上涨后,出现调整迹象,钢价上涨已经乏力,推进矿价走高的利好因素缺失,矿市继续追涨难度增加。
第一,国内钢材市场持续上涨,已经连续上涨了一个月的时间,累计涨幅达500-700元,较最低点时已上涨千元以上。相对于成品材市场来讲,铁矿石等原料市场似乎处于刚刚启动的状况,三月初的大幅拉升加上四月份的这波飙涨,均滞后于成品材市场。从价格比来看,以钢坯为例,唐山地区方坯市场价格与61.5%澳粉港口现货价格对比,从三月初的1比4.7扩大到了当前的1比5.4。由此看出,虽然钢材和矿价格都在上涨,但是钢材价格的上涨幅度明显超过铁矿石,这为矿价的上涨提供了动力。而钢材市场经过近一个月的上涨,已经显示出疲态,导致铁矿石市场刚刚到来的上涨态势搁浅。但从成品材和原料价格比来看,原料价格仍处于扩张期,五月底前现货主流品种价格难以明显下调,看涨气氛犹存。
第二,铁矿石市场供应短期趋紧,将促使价格走高。近日,国际四大铁矿石生产商相继发布了新一季度的生产季报,从产量预期来看,有三家矿企已明显表示消减一部分产量,预计消减产量累计在3000-4000万吨。此减产计划也在市场中逐渐发酵,部分厂商开始大肆采购主流资源,造成资源短缺,使得市场价格不断上涨。由于当前钢材市场涨势非常好,即便主流矿价不断上涨,也并未对钢企构成成本压力,采购依然旺盛,使得部分主流资源供应处于偏紧状态;再者,自钢价上涨以来,有部分停产的钢企复产,也对铁矿石资源形成一定需求。钢铁企业为提升产能利用率,对高品矿资源颇显青睐,因此港口现货资源趋紧的状况多集中在主流矿品种。而当前港口库存未有明显变动,主要是因为有大量非主流矿资源的流入,使得铁矿石资源整体供应量未发生明显改变,铁矿石供应品种调整,对主流矿价上涨形成阻力。
国产矿市场稳步趋升
华北地区市场上涨明显,唐山地区部分钢铁企业上调国产矿采购价格,促使当地国产矿价格全面上调,成交较好,买方采购热情高涨。东北地区市场略有上涨,辽东地区国产矿市场价格上涨较为明显,当地部分矿山企业复产,增加资源量供应,当地厂商盼涨气氛浓郁。华东地区市场稳中有升,在进口矿现货价格大幅上涨的带动下,山东等地大型矿山企业相继上调铁矿石出厂价格,市场接受状况尚佳。
兰格钢铁云商平台监测数据显示,截至4月22日,唐山地区66%酸粉湿基不含税主流市场价格为440-445元,66%酸粉干基含税主流市场价格在560元左右,均比前一周涨20元。武安地区63%-64%碱粉湿基不含税市场价格为430-440元,比前一周涨20元。朝阳地区65%-66%酸粉湿基不含税市场价格为390-400元,比前一周涨20元。淄博地区65%-66%酸性干基含税承兑市场价格为580-590元,比前一周涨30元。
进口矿市场大幅上涨
进口矿市场大幅上涨,现货资源成交活跃。随着钢材市场价格的持续走高,钢企生产热度升温,对进口矿资源形成强劲需求,尤其对主流高品矿及块矿资源的需求大增,促使主流品种价格不断上调。在矿价上涨的同时,非主流矿资源供应增加明显,但与主流矿相比价格优势尚不明显,因此成交吃力。铁矿石普氏指数累计上涨11.75美元至70.5美元,涨至2015年初的价位。
截至4月22日,进口矿外盘市场61.5%澳粉报价为69-69.5美元,比前一周涨10-10.5美元。日照港61.5%澳粉主流报价在510元左右,比前一周涨60-70元;超特粉市场价格在410元左右,比前一周涨40元。天津港61.5%PB粉报价在505元左右,比前一周涨50-60元;62%PB块报价在620元左右,比前一周涨60-70元。
本周国际海运市场连续攀升。截至4月15日,BDI指数报于670点,比前一周涨73点,涨幅12.2%。巴西至中国海运费报至8.952美元,比前一周涨0.952美元,涨幅11.9%;西澳至中国海运费为4.159美元,比前一周涨0.159美元,涨幅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