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格钢铁

方泉:供给侧改革下的股市机会

发表日期:2016-04-25 08:44:42 兰格钢铁

因一季度经济数据的好转而回暖的股市热闹了一个半月,尽管先黄金、后券商、再电力疑似“周期轮动”,但银行、钢铁、石化等大市值股刚一抬头指数就迅速下跌,春季行情进入暮春显然“匆匆春又归去”。 因为,经济数据的转好没有多少人认为会持续,没有人认为宏观经济会V型反转,绝少人认为会U型转好;不过是在W型和L型之间做出判断。既然只可能是W型或L型,指望周期股占绝大权重的股市产生趋势性机会的所谓千点大反转,只是网红一下论者而已。甚而致于刀口舔血式交易性机会,比如2600点至3200点,掐头去尾能搏出10%的差价也算万幸。即传统的、周期类的、大市值的所谓蓝筹股不但没有赚钱效应,而且还会长期套人;参与进去至少是无效交易。那么,小市值题材股呢? 小市值题材股更会分化严重,赔钱效应突现。不错,停了注册制和战新板极大缓解了供股压力,但小市值题材股的高估值依旧悬在空中,特别是整顿金融互联网骗局和戳破互联网+的诸多泡沫,那些风口上的猪正一个个跌下来,还会跌进山谷。宏观上讲,本指望通过股市的风险偏好实现“全民创业大众创新”的转型事实上已是缘木求鱼,一厢情愿。直白点讲,“供给侧改革”的实质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是指向存量的传统周期产业,排在最后的“补短板”一时半会儿岂能“补出”我们最缺也最需要的新经济? 就是说,大股票玩不出赚钱效应,小股票又突现赔钱风险,我们还有啥花头可弄?离市他图吗?我们一般中产阶层积累的有限的金融财富理论上总得找到一种投资形式。投机房市乃至海外置业?恐怕大伙儿的结论多是风险太大困难太多;跟大妈们杀进黑色金属炒商品期货?咱是吃几碗干饭的?十之八九成为肉食者刀俎上的鱼肉;全买成债券或银行的固定收益产品?通胀还没起来,人民币贬值还没成趋势似可保本,但能保住的时间显然已屈指可数。想来想去,咱们积累了半辈子的那点儿财富还得到股市寻找增值方式。这也是那些看好股市长期趋势者最有力的理由,即流动性和民间剩余依然汹涌庞大,无风险收益下降风险偏好必然增加。 我们还得在股市里寻找机会。“供给侧改革”大政方针下,股市里不多的机会显然会对应上“供给侧改革”。而“供给侧改革”的“三去一降”主要指向传统周期类产业,这种产业中的公司将大规模兼并重组和资产注入,而这些产业的公司多数是国有企业。也就是说国企上市公司的兼并重组、资产注入乃至卖壳借壳将形成一道亮丽风景。困难的是这种思路下的选股路径多是自下而上,需要尽可能精准也必须分散地布局。 巴菲特说,投资的关键是确定自己的能力范围并注意保留一定的误差范围,只在确定性的能力范围内行事。猴年股市是“供给侧改革”下的蛋,蛋不多,捡拾的“能力范围”很重要。

相关阅读
方泉:供给侧改革下的股市机会[0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