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是个小村庄,历史悠久,但不知怎么人丁不旺,至今只有几十户人家,百十来口人。村子小,但邻里之间的矛盾不少,经常为一些土地问题或财物问题闹纠纷。 今年春节我回去了一趟,就很详细地听说村西头的两家差点为一小块宅基地打起来了。 这小块宅基地在他们两家的中间,常年当菜地使用,我们小时候经常在油菜花间拔猪草,捉蝴蝶。到底是谁家的,好像谁也不在意。那时节是搞集体,自家种点菜也偷偷摸摸,估计谁也不在乎土地是谁的。 后来单干了,土地就重要了。尤其是村中心的土地,很肥沃,耕种又方便,相邻的两家为此就起了纠纷。一家的当家人年岁大一些,称为老李,另一家称为小李,两家都说是自己祖宗留下的宅基地。好在那时土地多,两家吵归吵,但没有大动干戈,只是一家占一部分。其边界在争吵中不断变化。 早些年老李家的孩子都外出打工了,常年不回家,而老李老了,无力耕种,大部分土地就被对方种上了。一种许多年,变成了既成事实。 最近农村的宅基地宝贵起来,老李家外出打工的孩子回来,想在祖传的宅基地上建房子,于是纠纷又起来了。这几个孩子在外面见了世面,对邻居说,我们是族亲,动嘴不动手,请人来断个理好不好?请谁呢?这个村上有一位老者,年岁很大,知道村上的前世今生,就请他。 但小李一家不同意,绝不同意。他家的孩子说,我家的土地,凭什么要拿出来让别人去断?我说你家住的房子是我家的,请中间人来裁判,你同意么?要谈,我们两家来谈,怎么分割,可以商量。这事于是在村里闹得纷纷扬扬。 村上的人在一旁看热闹,有的说,好,由中间人说了算,公平;有的说,别人不好插嘴,还是由人家自己去解决。 如今春节过去几个月了,听说事情还没有解决。老李家的孩子聘请了邻村的一个老者,据说知根知底,而且很懂政府的宅基地政策,正准备出面断这个事。但小李一家不认可,说你断你的,我不参与,更不接受。 本老头没事就想这个事,觉得在这个纠纷中,老李一家的孩子这一手很厉害,请中间人来断理,首先就先声夺人,好像站在了理上,占了主动。而小李一家不参与不接受,可以理解。因为土地事实上占着,没必要再拿出来冒险。但这样就陷入被动,人家会说你是强占,要不怎么不接受第三方裁决呢?你怕什么呢? 这几天老家传来的信息是,小李家的人正在努力做工作,做村民的工作。之前也做了中间人的工作,要他不要接手,但没能如愿。现在做村民的工作有点成效,有许多村民赞成由当事人他们自己去解决,外人不要参合以免矛盾激化,说真要为此打起来,大家都不好。 本老头意识到小李家要化被动为主动,也不是没有办法,有办法。如果小李家工作做得好,村民都站在小李家一边,你中间人怎么断都没关系;还有,如果小李一家老小合家和睦又勤俭持家,很快人强马壮并财大气粗,实力摆在那儿,别人怎么断也没关系。 世界上的事情,了结的办法有许多。如何让事情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了结,这就要看自己的功力。 本老头没事说村事,无意中与国事天下事撞衫了!朋友您关注南海仲裁案么?好像与我村的宅基地纠纷有点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