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格钢铁

酒钢职工为120吨转炉“出书”

发表日期:2016-04-26 13:15:27 兰格钢铁

韩志国,酒钢宏兴股份公司碳钢薄板厂炼钢作业区总炉长,今年3月底,他的名字以“主编”的形式出现在了一本书的封面上。《酒钢120吨转炉冶炼操作手册》,这本凝结着他13年转炉冶炼“实战经验”的工具书,近日下发至炼钢区域的各个班组。 “要把多年来现场总结出的'好东西’,以文字的形式固化下来,让职工们'少走点弯路’。”说起“出书”,韩志国的想法很简单,却也是多年心愿。 2004年,机械专业出身的韩志国初次接触转炉炼钢,专业跨度之大,让他在工作中始终紧绷学习弦。转炉炼钢是钢铁企业最重要的生产工序之一,是扩大品种和改善液态冶金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钢铁冶金企业优化工艺流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此前,酒钢并无操作大转炉的经验,而作为炼钢“门外汉”的韩志国,更是对此毫无头绪。庆幸的是,他坚信事在人为,并为之努力。从脑中空白、无从下手,到慢慢摸索、悉心琢磨, 再到渐入佳境、啃硬骨头,坚持不懈十余载,韩志国凭着自己的努力,终于成长为炼钢转炉区域的“大拿”。 碳钢薄板厂的三座120吨顶底复吹炼钢转炉,私下里被职工们戏称为“三大宝贝”,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伺候好这几个“宝贝疙瘩”,十多年来,韩志国没少下功夫,光随身携带的红皮小本子就记了十几本。铁水成分出现波动Si高P高应该怎样操作、设备出现的故障、解决的办法、隐患的防范、控制的要点……凡此种种,悉数在本子上呈现。 2015年年初,在整理这些小本子的时候,一个念头闪过他的脑海——写一本书!其实,这个念头从韩志国2004年在武钢实习时就萌生了。当时,他看见武钢师傅将日常工作中的经验、措施、方法总结成书,连他这样没有经验的人都能从中得到一些“说明书”似的启发。“什么时候我也能成为技术大拿,把自己的方法经验拿出来跟大家分享呢?”韩志国一直在想。 13年后,他成为炼钢区域三座转炉的总炉长,见证了碳钢转炉炼钢技术的发展历史,将自己的经验汇集成书的想法在心底慢慢滋生。 念念不忘,必有回声。“出书”的想法很快得到了厂领导和作业区领导的支持,韩志国利用业余时间,开始了“创作之旅”。 夜深人静之时,脑中多年来积蓄的“底子”——好经验、好方法、好措施,像放电影般在韩志国眼前一一浮现,他整理素材、查阅资料、多方求证,将其变成一页页写满文字的稿纸。2015年12月底,一份55000字的手稿出炉。 经厂领导及各级工程师谨慎审核修改,2016年3月底,《酒钢120吨转炉冶炼操作手册》正式与职工见面。 120吨转炉基本参数,120吨转炉异常铁水条件下控制措施,120吨转炉常见事故应急处置……这本书根据碳钢转炉炼钢的实际情况,结合转炉炉内反应的特征,从熔池供氧等几个方面总结了炼钢转炉标准化操作方法。 凭借自己十多年在转炉区域“摸爬滚打”的经验,韩志国还将铁水预处理、顶底复合吹炼、留渣操作、氧枪事故应急、异常铁水处置等的机理分析与处置方法写进书里,列举不安全因素及防止措施,同时对环保及能耗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操作指导。 《酒钢120吨转炉冶炼操作手册》下发炼钢区域各班组后,收到一致好评。 “它是碳钢薄板厂120吨转炉操作的技术积淀,对岗位的实际操作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参考价值,是一部提高岗位技能水平,加快岗位成才的实用教材。”碳钢薄板厂厂长常崇民在书序中写下了这样的评价。 “这些年,老职工都陆续离岗了,有必要将一些宝贵的技术经验留下来。”韩志国表示,这本书虽然始于自己,但决不会就此结束……

相关阅读
酒钢职工为120吨转炉“出书”[13:15]
酒钢筑诚公司成为甘肃省生产性服务业示范企业[04-25]
酒钢炼轧厂二高线成功试轧Ø12mm盘螺[04-18]
不锈钢:酒钢本周价格[04-15]
酒钢集团2016年3月份实现扭亏为盈[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