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乐业是百姓的朴素愿望。北京市场成交在春天加速回暖,迎来一年一度5月供销旺季。需求的强劲释放促使项目的入市积极性提高,统计显示,5月36盘预计开盘,豪宅、别墅、商住三类产品积极入市。与之相伴的是,随着这些城市相继出台调控政策,一些楼市指标开始发生变化,市场的不确定在增加。 面对即将到来的5月楼市,在多元需求和繁杂的市场信息中,购房者更需要理性分析和筛选。为此,京华地产推出《安居策》,根据购房需求、项目性价比的不同,理性梳理热点项目,给购房者提供便捷直观的指导和选择。 新房 36项目备战5月 虽然新房市场的升温落后于二手房市场,但近日来,新房市场表现出色,成交量一路走高,库存量一度下降至低点。需求的强劲释放促使项目的入市积极性提高,统计显示,5月36盘预计开盘,豪宅、别墅、商住三类产品积极入市。 据记者了解,进入4月份之后,虽然二手市场开始出现回落,但是新房市场依然保持成交上升势头。根据亚豪君岳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4月21日,北京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与自住房)共实现成交10490套,这一成交量也超过3月全月数据,创造了自2013年4月以来近37个月的新高。 去化加速使得北京市场的库存量迅速下降,据亚豪君岳会统计,截至4月18日,北京可售期房商品住宅共31658套,可售现房商品住宅共34918套,期房与现房相加,北京商品住宅的库存总量仅为66576套,创近25个月新低。 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分析称,由供地不足到住宅供应减少的传递效果最终在2016年开始显现。在库存不断下滑、供需严重失衡的市场背景下,北京房价涨速开始加快。 强劲的需求之下,项目的入市节奏加快。事实上,自3月份以来北京住宅供应已经出现快速回升,截至4月21日已有23项目入市,预计全月入市量将在30个项目以上,而5月份也将延续这一趋势。根据亚豪君岳会统计数据显示,5月北京商品住宅市场预计将有36个项目入市,其中包括天恒世界集、国锐·境界、超级蜂巢等在内的12个纯新盘,以及包括天恒金融街公园懿府、金玉府、中国铁建·尚城汇等在内的24个老项目后期。 亚豪机构副总经理任启鑫介绍称,从入市项目特征来看,5月预计入市项目当中主要以三类产品为主。第一类是城区高端住宅项目,5月西城以及丰台三个区域共有10个项目预计入市,这些项目从预计售价来看,多数都已步入高端豪宅的行列,其中包括地王项目出产的北京壹号院,预计售价16.5万元/平方米,以及受到丰台地王刺激的紫辰院项目,其最后一栋楼王产品也将迈入10万+的行列。第二类则是别墅项目,5月预计入市的36个项目当中,别墅项目多达9个,其中包括老项目后期中粮·祥云国际生活广场以及50年产权纯新盘国锐·境界等。最后一类则是商住项目,5月预计入市36个项目当中商住项目为10个。在3月北京商住成交首次超过普宅之后,4月这一趋势更加明显,截至4月21日商品住宅10490套成交中,商住产品多达7146套,占比68%。不过在这其中,超过六成的商住成交为通州【点击查看通州二手房】区所贡献,通州住宅的限购与行政副中心的区域前景,使得该区域商住类产品成为投资热点。这一现象也引发了高层关注,据悉,近期通州商住产品也将纳入限购行列,一旦这一政策落地预计将对通州商住成交产生较大影响。 业内人士认为,从目前全国楼市情况来看,楼市已迈入阶段性调整期,在北京目前尚未出台明显政策的背景下,二季度或迎来购房的“窗口期”。 二手房 二季度或迎来拐点 春节之后的北京二手房市场迅速升温,并一路狂奔,3月份的成交量更是攀上了3万套的高峰,达到了32009套,创下2013年4月以来的新高,其中3月31日的单日网签量达到2084套,同样创下了近2015年来的最高点,但是业内人士对二手房市场二季度的表现持谨慎态度。 据伟业我爱我家集团数据中心统计,迄今为止,北京二手楼市共有五次单月网签量超过3万套,除了今年3月,其它四次分别为2009年11月的31288套,2009年12月的39264套,2010年4月的32894套以及2013年3月的43780套,2016年3月为历史第四高点。单日成交量上,虽然3·30新政后北京二手房市场重归繁荣,交易量更是较2014年翻番,但单日成交量也一直没有突破2000套,3月的最后一天却完成了这一突破。 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表示,去年3·30新政以来,北京楼市内有持续不断的利好政策,市场需求尤其是改善型需求集中释放,外有股市资金流入等因素影响,因此去年10月至今年2月都保持了持续的繁荣旺盛,体现在网签数据上就是连续突破2万套,春节前后的火热更是导致了3月网签量时隔3年后再破3万套。 不过,进入4月份以来,3月份还在奋力奔跑的二手房市场出现了明显的降温。 据伟业我爱我家集团数据中心统计,4月中上旬(1日-20日)北京全市二手住宅共网签16919套,较上月同期下降1.04%;成交均价为4.3万元/平米,与上月持平。 “随着北京二手房实际交易量连续多周出现回落,房价也开始出现企稳势头,买卖双方的心态也更加趋于理性,主动调高房屋售价的业主占比也由之前的八成左右降至五成左右。”胡景晖说。 链家地产最新的统计也显示,根据链家研究院统计,4月第三周(4.18-4.24)北京市二手住宅网签量为6404套,环比下降4.6%,和上月同期相比,4月网签规模明显回落。成交均价方面,4月第三周,北京市二手住宅成交均价为40373元/平方米,较上周有小幅下降,降幅为0.8%。 “4月第三周,北京二手住宅市场的网签量和成交价都有小幅回落,经过前几周的调整后市场继续回调,加上入市供给(新增房源量)和入市需求(新增客源量)在持续回落,潜在需求比较有限。加上前期需求的大量释放,后期成交量将会减少,预计4月网签规模较3月有较大幅度的减少,为2.5万套左右。”链家分析人士表示。 胡景晖预计,二季度北京二手房市场将持续降温,伴随交易量的继续回落,房价将逐步企稳,部分区域部分户型的房价甚至还将出现回落。 政策 二线城市接棒楼市调控 4月21日,据南京玄武区官方微博消息,将对主城六区以及江宁、浦口等商品住宅项目房价进行调控,申报均价2万元/平方米以下的,年化涨幅不宜高于12%;2万-3万元/平方米的,年化涨幅不宜高于10%;每平方米3万元以上的,年化涨幅不宜高于8%。 据了解,有媒体向南京市物价局求证,获得了确定的回复。而南京市物价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期相关部门确实在研究这方面事宜,但具体由房管部门牵头,最终的调控政策如何,将由南京市政府统一发布。 这也是近期又一个出台楼市调控政策的城市。在刚刚过去的3月,已经有上海、深圳、南京、武汉、合肥、廊坊等多个城市出台了力度或大或小的约束性政策,调控趋势已经出现了明显改变,这些城市的房价涨幅已经不同程度被抑制。 4月26日,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对沪深两地新建商品住宅成交数据进行统计,选取“3·25新政”前后的各30天交易数据,即2月24日-3月24日、3月26日-4月24日的数据,进而评估新政的政策效果。调查结果显示,总体上看,沪深市场呈现了量价齐跌的态势,上海由于政策力度更大,因此降价力度强于深圳,新政较好地打压了各类投机性需求,对于促进楼市平稳健康发展有积极作用。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在一线城市逐渐趋稳势头的同时,二线城市房价正加速上涨,这种情况下,二线城市出台约束政策的可能性很大,包括南京、合肥、厦门、苏州等城市都有可能在最近出台约束政策。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全国楼市调控的主要方向是去库存,所以各种宽松政策次第出台。但因为库存分化,部分一、二线城市及一、二线辐射区,库存较低的区域,在系列刺激政策影响下,出现了非常明显的量价快速上涨现象。 这些区域市场出现了包括首付贷等多种加杠杆现象,加速市场出现非常明显的非理性繁荣,这也是此轮楼市调控出台的背景。 张大伟预测,未来政策将开始“托底盖帽”,从最近各地出台的政策可以看到,过去全面宽松的趋势已经出现了变化,在市场分化的基础上,调控政策也开始了明显的分化,这种情况下,房价上涨较快的城市,包括部分一、二线及辐射区都出现了约束性的政策,这些约束性政策包括上海深圳的升级限购及部分城市的信贷收紧。 去金融杠杆将是盖帽政策的主要特征,对于各地城市来说,目前房价上涨的城市数量逐渐增加,盖帽政策的主要特征将是去金融杠杆,这些城市的房价涨幅有望被抑制。但整体看,大幅调整的可能性不大,除了房价上涨过快的几个城市外,其他城市预计调控力度不会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