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铁矿石市场呈波动下行走势。五一假期过后,国内钢材市场持续下滑,影响铁矿石市场的景气状态,随后进口矿港口现货价格明显下跌,高品资源及块矿需求尚显良好,但钢企已对现货采购价有所控制,整体价格难有上调。月中,在钢价不断下跌的过程中,部分钢企为保证自身盈利,且稳定市场价格,相继采取限价政策,促使钢材市场出现小幅反弹,当即部分钢铁企业陆续补充铁矿石库存,加之钢材、铁矿石等品种期货盘面出现超跌反弹行情,与现货市场形成联动反应,短时钢价及铁矿石价格相继出现上涨状态,铁矿石普氏指数最高反弹至57.45美元。临近月底,钢企的几番限价政策失效,钢材市场再现大幅下跌状态,受此影响,铁矿石市场难寻利好支撑而明显滑落,部分钢企加大中低品矿的采购量,导致主流高品资源价格难以维系稳定,而出现明显下跌,月底市场价格触及50美元关口,港口现货价格跌幅高达25%左右。进入6月份,钢材市场仍有一定抗跌情绪出现,随着下游市场的回稳,铁矿石市场跌后或有反弹行情出现。
一、铁矿石资源状况
1、2016年3月国内原矿产量同比持续减少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6年3月份我国原矿产量为9815.8万吨,同比减少694.3万吨,降幅为6.6%(详见图1)。
图1 2012-2016年国内铁矿石原矿产量示意图
2、2016年4月份铁矿石进口量环比减少、同比增加
据海关总署公布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4月份我国进口铁矿石量为8391.8万吨,环比减少185.4,降幅为2.2%,同比增加370.5万吨,增幅为4.6%。
分国别进口铁矿石状况来看,4月份进口澳大利亚铁矿石5129.8万吨,同比减少14.4万吨,降幅0.3%。进口巴西铁矿石1625.2万吨,同比增加51.2万吨,增幅为3.3%。进口南非铁矿石357万吨,同比减少12.9万吨,降幅为3.5%(详见图1)。
图2 2013-2016年铁矿石进口量示意图
3、铁矿石港口库存量小幅增长
5月份进口矿现货资源到港量增加,且在4月份市场上涨过程中,铁矿石进口量增加明显。据兰格钢铁云商平台监测数据显示,5月份港口库存量维持在9933万吨,均值较4月份增加133万吨,月底最高时达到10076万吨,增至一亿吨上方(详见图3)。
图3 国内主要港口铁矿石库存量示意图
二、五月份铁矿石市场波动下行
5月份国产矿市场稳中走低。华北地区市场随市调整,唐山地区铁矿石市场下滑明显,主要受当地钢铁企业下调铁矿石采购政策影响,平均下调20-30元,部分商家出货意愿偏弱,多以观望为主。武安等地区市场略有调整,但整体市场走势偏稳。东北地区市场略显波动,月内,当地钢铁企业频繁调整铁矿石采购价格,使得辽西及辽东地区铁矿石市场价格颇显波动,前半月以上调为主,后半月随着市场的下跌,当地市场出现不同程度下调,成交状况表现一般。华东地区市场以下滑为主,全月难见上涨行情,山东等地国产矿市场受进口矿市场下行趋势影响颇重,进口矿价格虽有小幅反弹,但华东地区市场上调颇显乏力,钢企压制国产矿价格,使得山东等地大型矿山企业相继下调铁矿石采购价格,以保证出货量。
5月份进口矿市场震荡下跌。月初,进口矿市场有明显下跌,一方面受到钢材市场持续走低影响,另一方面受到衍生品市场预期下行影响,进口矿港口现货价格纷纷下跌,高品矿成交状况尚可,月中进口矿市场虽有止跌且市场价格出现小幅反弹,但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主流成交品种转向中低品矿种,钢企控制铁矿石采购成本的意愿颇为明显。临近月底,在成材市场加速下跌的影响下,进口矿港口现货价格再次下跌,且远期现货市场跌势有所加重,铁矿石普氏指数重回50美元下方,大商所铁矿石期货主力合约创史上最大单月跌幅。
据兰格钢铁云商平台监测数据显示,截至5月31日,唐山地区66%酸粉湿基不含税主流市场价格为380-390元,66%酸粉干基含税主流市场价格为510-520元,较月初下跌50-60元。武安地区63%-64%碱粉湿基不含税市场价格为460元左右,与月初持平。建平地区65%-66%酸粉湿基不含税市场价格在370元左右,较月初下跌20元。淄博地区65%-66%酸性干基含税承兑市场价格为530元左右,较月初下跌60-70元。进口矿外盘市场61.5%澳粉报价在48-49美元,63.5%印粉报价为49-50美元,均较月初下跌14-15美元。日照港61.5%澳粉主流报价为360-370元,较月初下跌130-140元(详见图4、5)。
图4 国产矿市场价格走势图
图5 2012年-2016年进口矿价格走势图
三、六月份铁矿石市场或跌后反弹
5月份铁矿石市场一路下行,厂商看空情绪颇显浓厚,卖方虽有挺价动作,但挺价实际效果不佳,且受此影响,更加重了市场的下行趋势。进入6月份后,钢材市场整体销售压力有加重预期,目前钢铁企业整体开工率居高不下,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粗钢产量从去年底的6437.2万吨增加到6942.1万吨,连续两个月呈同比增长状态,表明在价格上涨期间,国内钢铁产量增长趋势明显。当前国内钢价上涨已显吃力,且钢材出口遭遇多国反倾销申诉,钢铁多余产量如何消化成为压制后期市场的主因。而相对于钢材市场来讲,铁矿石市场主要依附于钢铁企业的采购需求,钢厂开工率不减,对于矿石需求将维持高位,继续压制矿价的可能性就有所减小,为此在钢材市场尚未出现大幅下跌的情况下,铁矿石价格尚有小幅支撑,整体市场在下跌后仍有反弹的可能。具体影响因素如下:
第一,钢铁行业“去产能、增产量”的“怪象”凸显,使得钢企对铁矿石等原料的需求仍显强劲,总量难有明显减少,只是在钢材市场出现下跌的情况下,钢铁企业会相应调整铁矿石的配比品种,从而小幅影响产量,对于整体产量难有实质性影响。另钢材市场经过近3年的单边下行行情,在2016年终于出现回升势头,钢铁企业也因此获得了短时的高盈利状态,使得当前钢企开工热情颇高,部分企业为保持自身利润,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实行相应控产限价政策,从而减缓市场的下跌步伐,目前钢材市场整体价位依然处于历史偏低价位,越是下跌其下跌空间也被明显挤压,从整个5月份的行情来看,国内主要地区钢材品种价格已大幅下跌1000元,临近2000元关口,继续下跌尚显吃力。为此在钢材市场下跌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或给予铁矿石市场小幅支撑。
第二,铁矿石期、现货市场走势差异,远期现货与港口现货价格呈明显倒挂状态,近期现货资源亏损明显,使得部分资金充裕的现货贸易商出货热情度不高,也使得部分钢铁企业采购难度略有增加,另外考虑美元汇率因素,进口铁矿石远期现货资源落现后价格呈现隐性上涨。目前铁矿石普氏指数已跌破50美元关口,回到相对保险的40美元区间,大部分非主流矿在此价位基本无可操作空间,由此再次凸显主流矿的价格成本地位。因此,对于铁矿石市场来讲,买方主动询价采购意愿增加,促使铁矿石市场形成止跌状态。
综合因素分析,6月份国内钢材市场虽有一定压力,但暂不会一路下滑,铁矿石市场经过一番下调后,寻机反弹状态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