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格钢铁

邮储银行H股IPO将启 内银股渐受南下资金青睐

发表日期:2016-07-06 12:05:00 兰格钢铁

最后一家未上市的大型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下称“邮储银行”)的H股IPO,或许选在了合适的时间窗口。 7月4日晚,邮储银行在港交所披露了其H股IPO的招股书初稿,投行人士透露,该行上周刚刚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计划募集资金80亿美元。去年底,邮储银行已经引进了十大战略投资者,包括蚂蚁金服、腾讯、摩根大通、淡马锡、国际金融公司以及瑞银等。 根据邮储银行招股书,H股发行116亿新股共计约451亿元人民币,平均每股价格约3.89元。 以资产总额计,邮储银行目前是中国第五大商业银行,根据招股书,截至2016年3月31日,邮储银行的资产总额、存款总额和贷款总额分别达77076亿元、67324亿元和26658亿元,截至同一时间,该行在全国的营业网点布局超过4亿个。 该行招股书显示,其大部分资产集中于低风险类别资产,产能过剩行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行业等高风险领域的敞口很低。截至2016年3月31日,邮储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0.81%,显著低于其他大型商业银行1.73%的平均水平,而同时拨备覆盖率为286.71%,显著高于其他大型商业银行154.73%的平均水平。 与其他银行显著不同的是,邮储银行是中国个人存款、个人贷款和个人银行业务利润占比最高的大型商业银行,截至去年12月31日,邮储银行的个人存款和个人贷款分别占存、贷款总额的85.4%和49.4%,个人银行业务对整体税前利润的贡献高达46%,高于业内平均水平。资金成本也具备一定优势,去年,邮储银行付息负债的平均付息率1.94%,低于已在香港上市的内银股2.75%的平均水平。 一些投行人士表示,投资者对于银行股仍有一些顾虑,包括资产质量恶化、内地债务违约问题对银行的影响等,邮储银行也难免遭遇同样的质疑,但对于IPO,最终还是落在定价水平上。 过去几年里,IPO发行价格一直是内地银行在香港上市面临的首要问题,由于二级市场上同业估值偏低,对后来者的定价造成压力,对于海外投资者而言,大型商业银行与城商行之间的差别也难以支持更高的定价。根据纳斯达克的数据,目前大部分在港上市的内银股市净率仍不足1倍,仅郑州银行(06196.HK)、青岛银行(03866.HK)、天津银行(01578.HK)和锦州银行(00416.HK)的市净率超过1倍。 不过,等到邮储银行通过港交所聆讯,正式开始路演时,情况可能又会有所改变。野村证券认为,内银股当前的市净率已经与股本回报不符,内地债务违约问题的增多实际上对内银股的股价影响有限,内地银行资产质量最坏的时候也已经过去。而二级市场上,南下投资者的参与,正令内银股的命运发生一些改变。 在沪港通下,自6月以来,内银股已经成为南下资金最为青睐的板块,在港股通十大成交活跃股中,内银股通常多达3~4个。南下持续的资金流入,也令内银股在英国退欧造成市场动荡时表现相对坚挺,对于即将展开上市进程的邮储银行来说,不失为一个好消息。摩根大通认为,英国退欧对内银股来说有危也有机,但总体的直接影响不大。退欧之后,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的银行可能面临信贷增长放慢等挑战,而内地银行以外币计价的风险敞口截至去年底仅占整体资产约1%,退欧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微乎其微。

相关阅读
基金蜂拥设立C类份额 吸引机构资金或为主因[09:49]
新增资金加仓军工股态势明显[10:29]
邮储银行H股IPO将启 内银股渐受南下资金青睐[12:05]
资金存管模式摸底 仅35家P2P平台对接银行系统[11:43]
资金外流担忧趋缓 新兴市场或持续跑赢发达市场[0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