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深圳全市生产总值8608 .8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 .6%,与全国、全省相比较,深圳生产总值增速分别高出1.9%和1.2%.根据市统计局近日公布的上半年经济运行数据,深圳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值得注意的是,经济运行出现新的变化,三产比重首超六成,这意味着服务业成为推动深圳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力量。 生产总值增速8.6% 较前两年同期还要高 专家观点:深圳已进入新常态 深圳市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8608.88亿元,按可比价增长8 .6%,比一季度加快0 .2个百分点,比2014年、2015年同期加快0 .6个和0 .2个百分点,经济运行稳定增长。与全国、全省相比较,深圳生产总值增速分别高出1 .9个、1 .2个百分点。 谈及对全国全省经济支撑作用,深圳市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表示,与中西部经济发展阶段不同,深圳相对已经进入新常态,其中关键是通过结构优化和创新驱动两轮推动经济增长。在全国经济呈L形底部运行,特别是制造业不景气的情况下,更彰显了深圳生产总值增速的含金量和意义。 外贸进出口下降1.5% 降幅继续收窄 专家观点:证明深圳实体经济发展得不错 从主要经济指标看,深圳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速相对较快均超20%,分别增长24.3%和24.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较为平稳;外贸进出口降幅逐月收窄。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138.20亿元,增长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 5 3 6 .2 8亿元,增长8.1%,增速均较为平稳;固定资产投资1609.55亿元,增长24 .3%,增速相对较快;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 7 5 3 .9 8亿元,增长24.4%;外贸进出口降幅逐月收窄,上半年进出口总额11877 .14亿元,下降1.5%. “在以前外贸进出口负增长对经济的打击会是很大的。”据郭万达分析,对外向型经济来讲,外贸进出口负增长意味着国际市场还不好,但伴随着人民币贬值,外贸进出口的降低幅度正在收窄,这意味着深圳经济的增长是依靠高质量的经济支撑,可以称之为有质量的稳增长,总体来看比预期目标要好,也证明深圳的实体经济发展不错。 三产比重首超六成 专家:证明经济结构优化 尤为值得注意是的,在上半年经济运行出现了新的变化,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所占比重不断上升,首超六成。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力作用明显,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力量。 数据显示,第三产业增加值5253.46亿元,增长9.5%.上半年,二三产业结构由上年同期的4 1 .1:58.9优化为38.9:61.1,二三产业构成此消彼长2 .2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35%和65%,分别拉动经济增长3个和5.6个百分点。对此,郭万达分析,目前全国三产整体上升速度都是比较快的,其对结构的优化和经济带动作用是肯定的。但郭万达同时表示,深圳也是特别强调第二产业的,其认为创新的驱动还是要依靠第二产业,而服务业或金融业的创新则是去做衍生品。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第二产业增加值3352 .61亿元,增长7.3%.其中,第二产业中先进制造业增加值2 3 5 0 .1 1亿元,增长9.6%,占G D P比重27.3%,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93.9%,对G D P增长贡献率达到29 .8%,拉动G D P增长2.8个百分点。 新动力支撑投资高位增长 专家观点:深圳已经在“换挡” 今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增速较快,均超过了20%.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 6 0 9 .5 5亿元,增长24.3%;比一季度和上年同期分别加快0 .9个和1.8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活跃,共实现投资额870 .52亿元,增长77.7%,高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53 .4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54.1%.从产业类型看,第二产业投资20 7 .59亿元,增长2 .1 %;第三产业投资1 4 0 1 .9 5亿元,增长28.5%,同比提高5.3个百分点。郭万达分析,在全国制造业整体不景气的情况下,深圳民间投资依然活跃保持增长,二三产业的投资也在维持势头,这其中是得益于新产能、新动力的支撑。“创新创业、新兴产业项目是支持增长的重要因素。”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深圳已经在“换挡”,同时还是保持平稳不失速度。 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深圳全市新兴产业,包括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四大未来产业增加值3439.26亿元(已剔除重复行业),增长12 .1%,高于G D P和规模以上工业3 .5个和4 .6个百分点。此外,良好的财政收入是推动以八项支出为主的非营利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上半年深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753 .98亿元,增长2 4 .4 %,远高于上半年G D P增长速度。郭万达认为,这意味着深圳有着良好企业和税源的支撑。 除了新增企业助力,深圳骨干企业也在拉动经济增长。统计数据显示,深圳381家大型工业企业共实现增加值2058.71亿元,增长11.1%,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3.6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65.6%,同比提高4.0个百分点。4450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中,前50强共实现营业收入1246.77亿元,增长25.1%,高于全市平均水平9.2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67.2%;对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利润增长的贡献率为95.4%. 主要经济指标 ●全市生产总值8608.88亿元 ●全市生产总值增速8 .6% ●固定资产投资1609.55亿元,增长24 .3%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753.98亿元,增长24 .4% ●第二产业增加值3352.61亿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5253.46亿元 ●全市新兴产业增加值3439.2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