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交通运输部中国民用航空局(下称民航局)在南昌为国产AC311A型直升机颁发型号合格证,这也意味着这款自主研发的2吨级轻型直升机正式投向市场。 AC311A型直升机是中航工业昌飞和直升机设计所在AC311的基础上共同研制成功的2吨级6座高原轻型直升机。 该机型2014年8月14日在昌飞实现首飞;同年9月在拉萨干巴拉世界最高的人控雷达站5300米成功实现起降;2015年2月,在中国最冷的地区黑龙江省漠河圆满完成了零下40摄氏度的高寒飞行试验验证。 该型机能够在陆地、跨越小面积水域无结冰条件下,作昼间和夜间目视规则飞行,可执行人员与货物运输任务。通过客户化改装,还可适用于边防巡逻、公安执法、抢险救灾、紧急救护、打捞救生、网线巡检、线路勘探、交通运输、行政公务、空中观光、海上运输、空中指挥、森林灭火、航空拍摄、新闻采访等通用航空服务。 与AC311相比,换装了透博梅卡ARRIEL 2B1A发动机的AC311A高原性能更加突出,并进一步优化和改良了气动布局;全面升级旋翼系统,并采用了新的驾驶舱布局,升级了内饰。通过预留功能接口,可实现一机多型,一机多用,平台拓展和个性化改装。 中航工业昌飞于8月15日与华夏九州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下称华夏九州通航)签署了12架AC311系列直升机购机合同。华夏九州通航是中航工业昌飞与江西凯文科技有限公司、江西军工思波通用航空服务有限公司三家共同出资组建。公司主要运营国产民用直升机,经营民用直升机销售、备件和维修、私商用飞行驾驶执照培训等通航业务。 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通用航空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之后,包括行业监管机构以及飞机制造商在内都希望能够在新一轮国家政策推动下真正打开中国通用航空产业的大门,因此也在相关政策与发展策略上进行了更为细化的布置与规划。 民航局近日已制订《贯彻<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及通用航空工作问题清单,提出将以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为主力;以“飞起来”为牵引,通过简化通用航空审批手续、加快通用机场建设以及提升通用航空适航审定效率等在监管层面给予具体的推进和保障。 而作为国内最大的航空制造企业,中航工业集团公司也在直升机研发制造及应用这一通用航空最为重要的领域提出了具体的发展路径。 中航工业直升机系统分党组书记吕杰此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目前国内民用直升机制造已经形成了包括2吨级的AC311、4吨级的AC312、13吨级的AC313以及与空中客车直升机合资生产的7吨级AC352、3吨级的AC322这样一系列的产品谱系,同时还与俄罗斯联合研发AHL重型直升机以及无人直升机等产品。 中航直升机将产品聚焦于公共服务与大众消费领域,并提出在2020年实现全球市场20%占有率,国内市场占有率40%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