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格钢铁

华尔街知名评论员:央行放水实际上是在抑制生产率

发表日期:2016-08-18 08:47:21 兰格钢铁

如果借贷成本高,人们会仔细考虑把钱投在哪里。他们会选择真正好的投资。而借贷成本低廉的时候,他们不会珍惜。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生产率会这么低。 据财经博客网站Zerohedge报道,面对全球央行不断“放水”的局面,华尔街知名评论员彼得-希夫(Peter Schiff)近日撰文称,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央行实施的宽松货币政策非但没有达到刺激经济增长的目的,反而降低了生产率。 彼得·希夫指出,2008年的金融危机导致全球央行,尤其是美联储,实施了空前的货币刺激政策。这些货币刺激政策旨在刺激需求,创造经济增长。但目前为止,几乎没有证据显示这些政策达到了当初承诺的效果。相反,它们却导致生产率受到严重拖累。 美国第二季度非农生产率同比下降0.4%,为三年来首次下降。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过去三个季度,美国生产率的累计降幅为1993年以来最大。 传统上讲,企业会将利润的一大部分留作投资新厂房和设备,进行研发、职工培训,以及其他可以带来突破并优化商业运作的投资,这种投资可以促进生产率的发展。 但在央行的宽松货币政策下,企业投资一直低迷。这并不是因为企业利润下降了。实际上,企业拥有现金,但他们没有把这些现金用作未来投资。 彼得-希夫称,超低利率鼓励企业借贷来进行股份回购、债务再融资,以及支付股息,还鼓励股市、债市、房地产市场的投机。投资者可能认为,中央银行不会允许这些市场崩溃,因为这会导致原本就摇摇欲坠的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美联储、日本央行、欧洲央行似乎暗示,他们将会成为最后贷款人和买家。央行的这种做法将许多投资变成了“不可能损失”的命题。既然可以购买无风险债券,企业为什么要投资研发呢? 彼得-希夫认为,更高的利率实际上对经济有益,因为这会鼓励实际储蓄,让贷方真正关心他们贷款的安全。没有了央行托底,投机资本将不会挤掉能产生真实收益的资本投资。央行无中生有地变幻出低息信贷,扭曲了基于市场的信贷配置,结果就是经济出现“新常态”——资产泡沫,生产率下降,增长乏力,实际工资降低。 如果借贷成本高,人们会仔细考虑把钱投在哪里。他们会选择真正好的投资。而借贷成本低廉的时候,他们不会珍惜。因此,低利率不是利用社会稀缺资源的最佳方式。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生产率会这么低。 针对目前许多经济学家所称的,在生产率得到改善前美联储将无法加息,彼得-希夫表示:“只要利率维持目前的低位,生产率就不会提高。这就是新经济常态下的矛盾。”

相关阅读
华尔街知名评论员:央行放水实际上是在抑制生产率[0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