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首届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动力煤/甲醇分论坛在在郑州召开,论坛中嘉宾对新形势下动力煤、甲醇市场发展变化与趋势分析,产业链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动力煤、甲醇期货如何助力现货企业稳健发展进行了圆桌讨论。凯斯尔顿商品贸易(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马用功参加论坛,并做主题演讲。 针对目前煤炭供给侧改革,他谈了自己对供给侧改革包括276天执行的理解。 过去一两年南非、澳洲、印尼都很少有新的一些煤炭项目审批以及释放,在供给端对稳定煤价起到好处,没有需求端的配合很难有大幅度的提升。国内的矿山除了减少资本开支,大力压缩成本,包括合同充分进行谈判,提高工作率,压缩人员成本等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来说,据了解途径在煤炭开采这块成本可压缩的空间相对非常有限。 可变动成本还有一些文章可以做,包括生产国的汇率,运费以及原油的大幅度下跌导致生产国成本大幅度下降,很多郭金煤炭生产商煤炭成本是计价,本国货币贬值导致下降,美元下降,换算成国货币没有那么恐怖。印尼燃料的开采成本原油占整个开采成本的30%,如果燃油有30%的波动可以影响生产开采的10%,也是相当大的数目。 国内的做法是在做市场经济自我调节,国家推出了276天供给侧改革,这还是比较符合中国国情的政策,大家也了解到国内很多煤炭企业体制的原因,我们的生产、销售开采没有办法完全按照市场价格来进行有弹性的变动。特别一些大的国企、央企要承担很多的社会责任,政府各方面综合考虑没有办法像国际大矿山完全自主的调节,这种情况下276天的制定整个改变煤炭市场是非常有效的,短期来看是非常立竿见影的效果。 从4月份、5月份各个地方推出细则效果非常明显,不断从数据实地调研效果非常明显。其实在7月份之前国内需求还是不好,火电同比大家可以看到还是3%、4%的增长,今年夏天天气的原因,包括今年水电高峰发电错过以后,走势相对比较疲软等等原因,最近这两个月用电量需求看到明显改观。两边一结合导致煤炭市场偏紧的格局出现,他认为还是非常合理。 他认为从短时间来看这个政策非常有效,改变了整个煤炭市场的平衡,从中长期来看,这个政策可能更多起到过渡性的权宜之计,他不认为这个政策会一直持续长期未来三年到五年。更多给国内企业争取更多的空间,与此同时大力推进淘汰落后产能包括一些生产工艺比较落后,生产成本较高以及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矿,淘汰以后给国内煤炭生产企业赢取调整空间,以及大型企业的合并、重组等等。在国家相当于做的一定程度的干预以后,通过市场自我调节,两者配合市场达到进均衡的价格,使产业链在相对健康的平台发展,对中国不管煤炭行业、电力、工业生产长远来看,都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之一。 按照他们自己的计算,冬天的需求会比二季度、三季度有提升,即使有新增释放仍然很难改变供小于求的局面,他个人比较看好今年四季度的市场,有可能明年1月份市场的行情。随着价格的起稳,产量会缓慢的恢复,这也是时间上的问题。他们认为,到明年二季度以及明年下半年随着产业的恢复,需求的相对平稳,整个市场会相对再平衡,不会现在看到市场比较惊人的涨幅。从长远来看,从期货市场来看,很多人看曲线,我们看159的合约,外盘看各个合约的曲线,整个还是反向市场的机构,这个也是符合整个基本面的情况。短期来看市场是比较偏强,从中长期来看随着供应的恢复,需求的平缓,价格会再往往下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