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5日,这一天对于印度央行来说,不仅是新的一周开始,更因为拉格拉迈-拉詹(Raghuram Rajan)离开,从而开启了新行长帕特尔(Urjit Patel)的时代。 3年前,拉詹以救火队长的形象出现,在欧债危机导致国际资本迅速流出印度,卢比急剧贬值的时刻,拉詹临危受命为印度央行行长,执掌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度的金融命运。 5日这一天,在拉詹出乎意料离开印度央行的时刻,他已为这个13亿人口组成的国家,积累了历史最高数量的外汇储备,通胀率从两位数降低到了个位数,卢比的汇率相对稳定,股票指数涨幅近50%。 印度央行前行长拉詹(资料图)印度央行前行长拉詹(资料图) 对于这样一位传奇式且备受瞩目的央行行长,为什么出乎意料的没有连任?中国在印度的投资者怎样评价拉詹的业绩?拉詹怎样推动印度的改革,并给中国资本及其他外国投资带来机会的?目前印度央行行长的变动,会给印度带来哪些冲击,给中国在印度的投资带来哪些影响? 2013年9月4日,拉詹正式上任印度央行行长。某种程度上,央行行长或许可以理解为最有权势的“基金经理”,拉詹成为印度这个国家的金融守护者,以13亿人的金融命运为赌注、为资本,在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中,去与市场不断博弈,实现利益最大化。 与大多数金融从业者经历一样,拉詹血统高贵、家境优越、名校毕业,在成为“基金经理”执掌国家金融命运前,已被媒体形容为拥有“摇滚明星”般人气的“研究员”。1963年拉詹出生在印度钦奈的婆罗门家庭,这是印度种姓制度中的最高贵种群,在印度外交部就职的父亲给了拉詹上等社会的生活,并进入印度最好的大学:印度理工学院接受教育。2003年,拉詹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经济学家,2005年,拉詹发表一篇急具摇滚色彩的论文,在当时市场沉醉于牛市和衍生品盛宴时,奋力呐喊警告说市场将要崩盘,这一下子为拉詹赢得了“金融危机预言家”的声誉。 学而优则仕,优秀的研究员也必然晋升为基金经理。 2012年初,拉詹接到一个意外的电话,随后命运轨迹从美国转变回印度,身份从经济学家变身为当时印度总理辛格的顾问,一年后,拉詹被正式任命为印度央行行长。 2013年9月4日坐在央行行长办公室中的拉詹,绝对无心欣赏窗外孟买港口的景色,也没有兴致感慨百年前在这里迎来第一艘英国商船,之后又在这里迎来最后一任英国副王蒙巴顿后实现民族独立。相反,此刻填满拉詹头脑的是无数冰冷而残酷的数字,几十天里,卢比兑美元的汇率从51急剧贬值到68,印度GDP增速为4.4%,为2009年以来最低,银行的坏账率持续攀升,通膨率攀升到让人坐如针毡的近10%,孟买SENSEX股票指数8月继续下跌3.75%到18619点,已是连续第三个月下跌,外汇储备急剧缩减,这是1991年以来印度面临的最大的金融危机,拉詹将要决定的是,整个印度是否能继续维持国家经济独立、政治完整的命运。 “我在印度的6年时间里,最危险的时刻,就是2013年。那时候,由于欧债危机导致全球市场动荡,再加上美国加息预期,外资纷纷避险,热钱迅速流出新兴市场,首当其冲的就是印度。”特变电工房地产开发公司印度区总经理陈晓明对南方周末报社记者说,“当时印度卢比急剧贬值,我记得一些中资企业,因为签订了卢比计价的合同,结果发现卢比贬值后是亏损的,就不得不放弃项目执行。” 拉詹果断出手,2013年9月20日拉詹宣布加息,将印度的基准利率从7.25%提高到7.5%,这是2011年以来首次加息,也大大超出市场预期。此前,彭博社调查的36位经济学家预计拉詹将维持利率不变。拉詹对媒体说,他担任央行行长这个职务,本来就不是为了争取选票或者在facebook上集“赞”的。随后,在拉詹上任的第二个月,10月29日拉詹第二次加息,把印度的基准利率上调到7.75%。 “除此之爱,拉詹还推出一系列政策管控资本外流。包括限制黄金消费,创新式推出纸黄金、黄金券等办法,以避免黄金消耗外汇储备;调整出口补贴,鼓励医药等行业出口以换取外汇。”陈晓明回忆说。 在拉詹上任的2013年9月,市场最终以上涨回应了拉詹的果断,孟买SENSEX股票指数当月反弹4.08%到19379点,一举收复3个月的跌幅。 “拉詹当时的措施成功控制并扭转了局面,在国内和国际上都为印度经济起飞营造了良好的基础环境。印度甚至有舆论认为应提名拉詹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我认为,拉詹对印度经济进入后面的快速增长周期居功至伟。”竺道投资创始人王超对笔者说。 同样是宽松货币,为啥印度没有地产泡沫? 驻印度已是第6个年头,特变电工房地产开发公司印度区总经理陈晓明坚信,印度的房地产牛市就在不远的将来。 拉詹控制住2013年的失速局面之后,通胀、汇率、外汇储备指标不断向好,而随着莫迪政府推动的开放政策,及拉詹对印度央行及金融体系的改革,印度在2015年前后进入高速发展期,2014年修改了GDP计算方法后,印度GDP增速达7.3%,2015年印度GDP增速达到7.5%。 为进一步刺激经济,拉詹的政策转向宽松。2015年1月15日拉詹宣布降息,这是印度央行在2013年加息以来的首次政策拐点,此后,又在3月、6月连续降息,当时的背景是,全球资本市场一片景气,中国也处于降息宽松的通道中,中国的资本市场也处于牛市。 但是,在中国发生股灾之后,拉詹发现形势不妙,做出果断选择,在9月加大宽松力度,一次性降息50个基点。这样,在维持印度经济增速继续高增长,避免受到外部影响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外资流入,承接了中国资本市场上流出的外资,孟买SENSEX指数在2015年8月大幅下跌6.51%之后,在9-10月份得以小幅上涨。 “拉詹2015年以来启动了5次降息,释放流动性,这样把央行的基准利率从2014年的8%下调到现在的6.5%,这对许多企业来说,不仅是建筑工程领域,包括工业领域,服务业领域,市场上一下子感觉到流动性增强,印度这段时间经济表现很强。”陈晓明说。 “同时,金融机构对房地产企业的融资也趋于宽松,对于在印度投资的海外公司,融资更容易了,比如2015年推出大额可转让同业定期存单(NCD),这类新的金融工具,能使外国投资者资金成本下降很多;再比如对外部借款ECD的容忍程度也宽松多了。”陈晓明介绍说。 “但是,虽然不断宽松,印度地产并没有出现泡沫,相反还处于调整期”,陈晓明说。 一方面,印度的利率传导机制出现失效。释放的流动性,并没有能真正传导到房地产行业。比如,这些年,虽然印度基础利率从8%降到6.5%,但是实际利率并没有下降。 房地产企业项目融资成本高达12%,资信评级差一点的要高达14%-15%。由于有太高的不良资产,坏账率高企,导致银行惜贷。很多企业不得到担保机构、私募基金贷款,利率很高,市场上某些个别畸形的夹层融资利率最高达到36%。 从买房人的角度,同样不堪高利率的重负。印度对资信评级很严格,普通人无法通过从银行贷到款,高收入人群即便能贷款,也不愿承担高达10%的利率成本。 “在印度,买房人首付最低可以做到5%,平均在25%,3年前,印度房贷利率是9.9%,现在市场上房屋按揭贷款利率还是9.4-9.5%,并没有随着央行降息而下降”,陈晓明说,“也是因为印度中产阶级群体薄弱,稳定就业人群不够庞大,使得贷款买房的市场并不景气。” 另一方面,库存过剩。尤其是首都经济圈,房地产企业仍大面积存在现金流问题,大量项目延期。这跟2007-2012年房地产开发企业过于乐观、盲目开发,挪用项目融到的资金来购置土地,从而导致当前的困局。 “但是,拉詹对印度房地产最大的帮助,就是稳定了卢比汇率。”陈晓明说。 对在印度的海外房地产投资者来说,最关注的莫过于卢比的汇率。因为,印度从1973年的有记录以来的,卢比年度贬值率6.5%,这给外国投资人带来很多外汇风险,汇兑损失。 但拉詹任央行行长的这3年以来,卢比汇率恢复稳定。卢比兑美元变动范围维持在60-68之间。相比起来,同时期,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巴西货币、俄罗斯货币,都出现了很大幅度的贬值。 这很大程度安抚了海外投资人,越来越多的中国资本发现印度房地产市场对资金的饥渴。 “中国的复星集团刚设立了投资印度地产的基金。”陈晓明说,“目前海外投资者在印度可以获得非常好的交易条件。印度的房地产价格,包括土地价格,从2016年起,都有下降趋势,这在印度历史上也是罕见。这个状况顶多维持1年,不会持续太长。最近很多中国资本恰是看到了这样的抄底机遇。” 向阿里系企业分发牌照,中国投资印度时代开启 对于竺道的创始人王超和他的团队来说,恰是享受了拉詹一系列政策带来的红利。 除了在市场上博弈,用加息降息等手段来使印度获得最大利益,拉詹也同时把更多的精力和政绩投入在推动印度金融体系改革方面。 2013年9月5日,走进印度央行办公室的第一天,拉詹就公布了一揽子举措,包括放开银行开设分行、新设网点的审批,发放新一轮银行牌照,鼓励外资银行以全资子公司形式在印度开展经营。 “拉詹上台之后一直主张要对印度陈旧的金融体系做现代化的改革,其中包括统一支付体系的建立、借贷与授信系统的革新。拉詹这种坚持专业主义导向,坚持开放心态、勇于打破陈规的做法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对于其继任者帕特尔的选择就是最好的例证。我们在日常操作中国对印投资的案例中,也可以在央行验资、外资报备等流程中明显感觉到办事效率与作风的变化。”王超对笔者如此评价。 对中国投资者来说,最直接的影响在于,拉詹向印度版支付宝Paytm等11家企业颁发了支付牌照,此举“直接从政策层面改变了印度互联网金融的生态结构,也极大提振了包括中国投资者在内的外国风险投资者对于持续投资印度的信心。”王超说。 可以说,印度央行对阿里投资的Paytm颁发了支付牌照,成为中印互联网投资层面的关键节点。一是由于阿里的进入,越来越多的中国互联网企业与资本开始关注印度,窥伺投资机会;而是印度一侧的创业者在见识到paytm成功之后,也开始重新认识中国资本与创新经济,渴望与中国资本、中国经验和中国资源产生更多连接。 “2015年是中国互联网资本进入印度的元年。”王超说。阿里巴巴(100.28, -0.52, -0.51%)入股了印度创业型企业Paytm和Snapdeal;腾讯投资了印度医疗信息提供商Practo;百度(181.9, -2.23, -1.21%)在印度首都新德里设立了办事处,入股了印度最大折扣购物网站Mydala.com。 目前印度的投资者格局中,最大的是美元基金,2015年在印度的十大投资者,前5名全是美元基金,比如红杉资本、老虎基金、Accel Partners等,第二位的是印度本土基金,第三位的是日本,比如软银等深耕印度市场多年的日本企业,中国企业则是刚起步,但发展势头很猛。 2009年就开始驻印度工作的王超,恰是看到了这样的趋势,与合伙人一起辞去了原来的工作,创立了竺道。 他们2014年开始组建团队,2015年正式推出线上新媒体平台“竺道”,2016年初完成天使轮融资。“现在我们已形成了媒体、加速器和跨境投融资三大块业务,在印度接触了1000多家初创,每个月都有国内的投资人来参加我们在德里举行的Demoday。”王超说。 胡涂则是新生代印度淘金者的代表,2015年9月,胡涂到印度创立媒体平台“洋葱范”。短短三个月后,“洋葱范”便获得200万天使轮融资,由盈动资本领投、文创基金跟投。之所以到印度投资,胡涂的理由是,“出海创业比下乡做农业强,出海目的地印度最好,因为越南太小,印尼GDP增速红利比不上印度,如果5到10年的周期看,创业更愿意选择印度。” “我觉得,印度全球化能力很强,印度做一个产品,很快就可以达到全球很多国家市场,也许收入一半收入来自海外市场,如果中国企业并购印度企业,全球化能力就能得到跃升。”胡涂对笔者说。 随着拉詹推动印度金融体系现代化,互联网支付的普及,商品得以更便捷的进入印度市场,此前,由于销售渠道的阻碍,中国产品很难全面进入印度市场,但目前,利用互联网电商销售,中国产品大规模登陆印度,尤其是中国手机品牌异军突起,中国手机品牌在印度市场的占有率从2014年的13.9%蹿升到目前超过20%。 受阻政治纷争,退场与开场同样戏剧性 像拉詹这样的有政绩有业绩、敢作敢为、反腐败的技术官僚,无论印度国内还是国外的市场,都对他有期待,并希望他留任下一届。然而,遗憾的是拉詹宣布辞职,印度政府选择临时换将。 这种情况确实超出国际投资者的心理预期。但也是印度国内政治纷争的必然结果。拉詹是一名学者,是市场博弈的决定高手,但并不是政治斗争的能人。 同时,拉詹的优势也恰是拉詹的劣势。作为前IMF首席经济学家,在独立自主意识很强的印度社会,容易勾起此前被外国人统治的回忆。一些印度政治家抨击他是美国或其他国家的代理工具,使得拉詹在印度推动改革困难重重。 未来,印度的金融命运的主导权已不在拉詹手中,但是,令他焦虑的风险警报并没有接触。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通膨。2016年8月3号印度通过了全国统一商品税法改革(GST),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实施,由于改为针对消费端收税,因此市场普遍预期此法案将导致印度通胀率上升。 除此之外,2016年9-11月有很多外国投资的债券到期,印度将面临240亿美元外资流出,这些流出会导致市场上流动性收紧。 新任印度央行行长帕特尔2013年就开始当副行长,也是耶鲁大学毕业,同样属于技术官僚,也是央行控制通胀政策的方案的小组组长,也是政策起草人。他能否应付新的复杂局面呢? “我们希望能有一个良好的经商环境,印度有个更好的宏观经济局面。”陈晓明说。“从外国投资者的角度,我们还是希望有更加宽松的环境,少些监管,多些灵活性,更容易的融资渠道,能推出创新型的融资金融工具,用来吸引外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