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格钢铁

山西银行业助推煤炭供给侧改革

发表日期:2016-09-23 08:49:14 兰格钢铁

作为煤炭大省,山西煤炭行业的债务及资金问题备受关注。今年以来,从副省长在京“站台”融资到出台各种支持政策,从各级监管部门到金融机构,山西省为七大煤企化解资金危机可谓用心良苦。9月20日,银监会一场以山西银行业“落实差别化信贷政策、支持煤炭产业转型升级”为主题的发布会,吸引了来自国内近40家媒体的关注,山西银行业对全省煤炭供给侧改革的支持再度成为关注焦点。 有扶有控助力煤炭企业 煤炭行业,是关系山西省经济命脉的主要行业,而山西煤炭行业融资占用全省银行业融资的25%,煤炭企业一直是银行业重要的优质客户。其中,同煤集团、焦煤集团、晋煤集团、潞安集团、阳煤集团、山煤集团以及晋能集团这省属七大煤炭集团作为山西煤炭产业龙头企业,具有显著的核心竞争力,与银行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和信用关系。记者了解到,全省煤炭行业融资约有70%投向省属七大煤炭集团本部及其下属涉煤公司和所辖煤矿。 不过,自2013年以来,由于煤炭行业市场运行受阻,企业现金流严重不足,还款压力不断加大。为此,今年以来,对于煤炭行业,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始实施“有扶有控”的差别化信贷政策,以助力优质煤企转型升级,进而带动整个行业扭亏脱困。 山西银监局局长张安顺介绍,包括省属七大煤炭集团在内的全省优质煤炭企业,均属于山西银行业的扶持对象,今年,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争取各金融机构总部支持,除了支持煤电一体化、煤焦化一体化、煤电铝一体化、煤电化一体化、煤化工一体化等延伸产业链转型升级项目,也在积极帮助优质煤企在直接融资市场上融资,数据显示,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向省属煤炭集团提供直接融资余额达2065亿元,较年初新增380亿元,增长23%。此外,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放用于支持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等并购贷款余额102亿元,支持优质煤企整合行业产能。据悉,由山西银监局牵头,省属七大煤企贷款重组将于9月份完成,并有望逐步扩大至民营煤企。 而关闭退出矿井和违法违规生产建设矿井,是“有扶有控”差别化信贷政策之“控”的对象。今年,山西将关闭退出21家煤矿,对16座未履行核准手续擅自生产建设的煤矿采取强制措施停止违法违规生产,这37座矿井均为省属七大煤炭集团的独立企业,涉及银行贷款49.6亿元,风险基本可控。 组建煤企债委会成效初显 为确保银企之间的良性互动,今年上半年,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对辖区230户融资金额较大、有3家及以上债权银行的企业组建债权人委员会,其中,煤炭企业债委会109户,初步建立共进共退、风险共担机制。 据记者了解,目前,通过109户债委会作用的有效发挥,山西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增贷、稳贷、重组等方面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切实做到稳定预期、稳定信贷、稳定支持,有效化解大量的潜在不良贷款,防止不良反弹,大额违约风险高发势头得到遏制。 对出现暂时性经营困难的煤炭企业,稳定预期、稳定信贷、稳定支持,通过必要的、风险可控的收回再贷、展期续贷、债务重组等方式,帮助煤炭企业渡过难关。 对公司治理良好、产品有市场、发展有前景,但当前投入不足的优质煤炭企业,通过组建银团贷款或建立联合授信机制等方式继续支持合理信贷需求。在传统信贷投放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各金融机构总部支持,通过银承、信用证、保函、委托投资、委托贷款、理财产品、信托计划、资管计划等表外融资方式,为煤炭企业提供融资便利。 对于具备兼并条件的,帮助企业研究方案,对兼并重组企业实行综合授信,完善并购贷款业务,扩大并购贷款规模,支持优质煤企整合行业产能。对于业绩下滑、流动资金有困难,但响应国家号召、主动去产能、仍维持生产的煤炭企业,重新评估其销售和资金回笼情况,通过转换授信品种、延长贷款期限、调整还款计划、变更授信主体等方式为企业办理债务重组,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截至目前,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为已成立银行债委会的109户煤炭企业办理债务重组金额13.16亿元,发放用于支持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等并购贷款余额28.7亿元。 多渠道降低优质煤企财务成本 长期以来,贷款手续多、期限短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借款企业,也导致了企业短贷长用现象普遍存在。对借款企业而言,以短期贷款为主的负债结构使企业资金周转压力增大,资金成本增加,一旦受到外部经营环境影响和银行信贷政策影响,极易引发风险。“一直以来,煤炭行业财务成本偏高,其根本原因在于煤企资产负债率相对较高。”山西银监局局长王志刚认为,除了资产负债率的问题,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也普遍存在,而解决优质煤企的财务成本较高的问题就需从这些方面着手。“我们不仅帮企业融资,也帮企业融智,帮企业提供全面的金融解决办法。”建行山西省分行副行长宋佐军介绍。 据王志刚介绍,今年以来,山西鼓励和支持银行业为优质煤炭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扩大直接融资,帮助煤企去杠杆。同时,健全企业转贷续贷机制,推动银行业积极创新还款方式,对主动去产能、财务有一定困难、信用评级较高的煤炭企业,适当减免利息。另外,开展银行业收费监督检查及降低企业成本专项稽核调查,规范服务收费。 来自山西银监局的相关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向全省煤炭企业提供直接融资余额为2114亿元,较年初新增302亿元,增长17%。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共为煤炭企业办理转贷续贷近6.58万笔、金额1293亿元,为煤企减少利息支出6.5亿元,减免收费3.8亿元。而从融资成本来看,目前,山西银行业针对煤炭企业的贷款利率定价较为合理,对煤炭行业的贷款一般实行基准利率。对七大煤企基本实行基准利率,部分银行还会给予存量贷款下浮10%到15%优惠,降低煤企融资成本。 不过,王志刚也表示,在降成本的同时,山西银行业并不会减少应有的风控流程,而从目前来看,山西煤炭行业去产能对银行业信贷风险的影响较小,基本保持在可控范围之内。

相关阅读
攀枝花市加快推进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工作[08:49]
汝州市:八项措施化解煤炭过剩产能 实现行业脱困发展[08:48]
山西煤炭供给侧改革利好频现 资金饥渴明显缓解[08:47]
山西银行业助推煤炭供给侧改革[08:49]
淄博市获批国家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示范城市[0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