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苹果要为iPhone配备OLED屏幕的传言就未曾停歇,但是直至今年最新的iPhone 7系列,苹果依然“固执”地使用了LCD的显示屏,只是在色域上有所提升。 不过,已经有多个消息源同时指出,苹果已经决定为明年的iPhone配备上OLED的显示屏。 OLED显示屏作为下一代主导的显示屏,能让电子设备产生更明亮、更清晰的图像,其耗电量小于传统的发光二极管(LED),也小于当今人们使用的液晶显示器(LCD)。并且因为像素本身可以发光,无需独立的背光源,因此可以做到更加轻薄。苹果可借助于此将机身的厚度进一步缩减,这符合苹果一直以来对于轻薄与极致的追求,不仅如此,OLED屏幕可以做到更加省电,这对于一向在电池方面都不大“宽裕”的苹果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诱惑。 而随着安卓阵营旗舰纷纷开始采用OLED,iPhone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显示效果上的领先地位已经不复存在了,苹果必须要开始有所行动,而作为行业的标杆,苹果这一举动很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避免的带来三大影响。 国际:三星产能受限, OLED市场或重新洗牌 2016年第二季度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三星在OLED面板市场已经达到了9800万片的出货量,同比增长至81.5%,而从全球市场来看,三星已经控制了99%的智能手机OLED屏幕市场。三星是目前世界上产能与品质都最为出众的OLED屏幕供应商,并且也是目前业界唯一有能力大量量产OLED面板的厂商,但是考虑到苹果手机的巨大出货量,三星一家其实难以消化掉如此多的OLED订单。毕竟三星自家的智能手机也使用的是OLED面板,这种情况下,三星必定首选保证自家手机的OLED面板供应。 当然,以苹果一直以来对于供应链的把控和议价能力,苹果也不可能让它最大的竞争对手成为自己最大的供应商,因此这一次的订单将会被分散给不同的供应商。 根据相关报道, 苹果明年的首轮订单量为1亿元,但三星只能在2017年假日购物季期间提供其中一部分。剩下的则交由其他三家供应商:夏普、日本显示器(Japan Display)和LG显示器(LG Display)。 要知道,这三家其实在OLED手机屏幕上已经落后三星一大截了。其中夏普和日本显示器的OLED屏幕目前仍处于测试阶段,计划在2018年投产。夏普社长戴正吴先前就表示,夏普 OLED 产线初步已在日本设厂,若重要客户要求 OLED 产线在美国制造,也可以生产。夏普在 9 月底决议投资 OLED 先进产线,计划在 2018 年 4 月到 6 月期间投产营运。 而LG显示器在手机OLED屏幕开发上目前则处于落后位置。LG显示器CEO 曾表示,和用于电视的大尺寸OLED屏幕相比,他们在小尺寸OLED屏幕上发力显得较晚。 JDI作为苹果LCD屏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公司收入来源54%都依赖于苹果。如果未来苹果弃用LCD屏,对JDI将会造成巨大的冲击,那么公司也不得不转向OLED的生产。 也就是说,三星这一次虽然可以鲸吞苹果的大部分订单,但其实这也给了其他厂商奋力追赶的机会。要知道,一项技术得以推广,必须要有庞大的市场需求才可以,而苹果的订单无疑正是这一需求的来源。传统的显示屏大厂例如JDI、夏普才因为苹果的巨额订单得以下定决心在OLED上发力。要知道,发展OLED是一笔很大的投资。三星光是今年对OLED的研发与扩产,就几乎砸下100亿美元,LG Display也计划未来3年投资近30亿美元扩产手机用OLED面板。而由鸿海主导的日本夏普,需要投资逾50亿美元,才能供应足够的OLED面板给苹果。 花费如此巨大,自然是他们也都对苹果消化订单能力深信不疑。而这一次苹果的订单,也的确给了在OLED上落后LG、夏普以及JDI一剂强心针。 当然这背后跟苹果“分敌而化之”的策略也是分不开的。根据有关媒体报道,JDI去年投资1700亿日元兴建六代面板生产线,而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资金是来自Apple。也就是说,苹果也是不希望供应链端出现一家独大的情况的。 国内:手机厂商恐有缺货危机,面板厂商却有崛起机会 在过去几年里,国产手机品牌已经越来越流行为自家的旗舰手机搭配上一块OLED的屏幕并且以此作为宣传卖点了。 但是这就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产品的产能受三星这样的OLED面板供应商的制约十分严重。当三星自己的良品率不达标时,就苦了一众的手机厂商了。三星在2015年推出了首款装置双曲面柔性OLED显示屏的GalaxyS6Edge手机,但受良率影响,产品供不应求,出货量有限。在华为Ascend P1发布之后,由于三星OLED屏幕产能问题,P1的销量收到了不小的影响。 而当年HTC Desire卖的火热的时候,更是遭遇了三星的“背后捅刀”。原本采用三星AMOLED的Android旗舰在生命周期的后半段屏幕换成了索尼SLCD,当时,三星给出的理由是“AMOLED产能不足”。但是2013年时,HTC公开谴责三星利用上游配件供应商的优势地位打压HTC,属于典型的不正当竞争。这也是三星得以战胜HTC成为安卓领头羊的原因之一。 由此不难推断,当明年的OLED 屏幕供货被苹果“截胡”之后,对于国产手机厂商来说,打击其实是相当大的。不仅如此,智能手机品牌商在苹果风潮带动下,竞相往AMOLED产品发展,OLED屏幕的产能将更加吃紧。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这对于国内的OLED屏幕厂商来说,却是一个扩大规模与生产线的好机会。OPPO、Vivo、以及华为这些手机大厂就联合对屏幕供应商柔宇科技进行投资,以便脱离现有的OLED屏幕供应链。 除了加大对柔宇的投资之外,报道还表示BBK自己还建立了一家专注于屏幕生产的独立子公司,只不过这家子公司的规模也不大,预计在2017-2019年期间只够生产大约60000块OLED屏幕。 而考虑到苹果争夺OLED面板后可能产生的市场缺货的情况,国内面板厂商京东方、华星光电、天马等都开始新建OLED面板工厂或将已有的传统LCD生产线改建成OLED工厂,其中,最早能够实现量产的就是京东方将在年底在成都建成的第6代柔性AMOLED(主动驱动式OLED)面板线,能够在2017年10月份达到量产,这是国内首条、全球第二条柔性AMOLED生产线。国内面板产商对于OLED的追赶步伐逐渐加快。 从中可以看出,苹果的“横插一脚”,反而促使国产OLED面板生产进入一个新时期。巨头抱团,传统面板厂的转型,都说明这次苹果打算采用OLED带来的刺激。从短期来看,对于国内的手机厂商来说,将会面临OLED屏幕短缺这样的问题,但是从长远来看却有利于国内面板厂在OLED上发力,打破三星这样的行业垄断者的地位,提升自主OLED面板的话语权,最终实现供应链上的深度整合。 行业:受苹果订单刺激,OLED规模和技术将实现大跃进 苹果使用OLED这一件事情,对于整个产业来说都是有着积极意义的促进作用的。不口否认的是,尽管苹果对于供应链的要求近乎苛刻,但是这样的苛求换来的总是产品质量上的保证。 苹果对于显示效果的要求几乎是手机品牌里面最高的。不仅率先引入“视网膜”屏幕大概念,而且在色准上一直领先业界。 苹果之前所采用的LCD显示技术,不仅在面板制造技术上有诸多的突破,而且还有着相配套的深度优化驱动IC技术、GPU驱动技术等等,这些都是领先于业界的技术领域。 而苹果一旦决定采用OLED显示屏,必然也会在标准上有所提升,至少三星供应给其他手机厂商的质量不佳的面板是不会被苹果采用的。这就要求三星以及LG、夏普等供应商在显示技术的研发上更下力气,这些巨头们的努力,势必会让OLED技术的发展更进一步。 而苹果这一次的巨额订单不仅促使不少面板厂商的转型,同时作为手机市场的行业标杆,苹果的一举一动也受到行业内的重视。虽然在使用OLED屏幕上相较于不少手机来说已经有些晚了,但是一旦苹果进入,那么行业内不少观望者必然也会跟进,这对于OLED生产规模的扩大来说,意义非凡。 调研机构WitsView的资深研究经理范博毓指出,2017年主动有机发光二极体(AMOLED)面板产能面积可望增长至890万平方公尺,年成长约46%,主要需求就来自三星、苹果。 OLED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发展,九十年代开始被商用,但在近十年前才开始在手机上被应用。在过去数十年中,三星在小尺寸OLED屏幕上的钻研和不断发力,是这一显示技术如今可以被广泛使用在智能手机上的原因,三星也有理由享受过去十数年OLED屏幕所带来的红利。 不过,随着苹果的加入,三星受产能压迫不得不分出相应订单,这是夏普等面板大厂在OLED领域追赶上三星的最好机会。全球性的缺货危机也让国产的OLED面板厂商有了生存发展的沃土,最终带来的是OLED技术光明的前景。 苹果使用OLED屏的这个抉择,看似是一个手机品牌的硬件升级之举,背后所带来的几大影响才真真切切关系到了行业未来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