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格钢铁

自贸区百项创新全国推广 浦东期待“二次创业”

发表日期:2017-01-09 08:55:31 兰格钢铁

岁末年初,浦东航头镇上的中影·红毯国际影城非常热闹,附近居民再也不用跑到10公里开外的周浦万达去看电影了。 这家于附近居民生活利好的电影院,其实提早了一个月开业,这得益于“证照分离”的改革。 这项改革发端于上海自贸区。三年多来,上海自贸区累计形成100多项制度创新成果分领域、分层次在全国复制推广。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3年来上海市、商务部等紧抓制度创新核心,一批重要成果复制推广到全国,总体上实现了初衷。 自贸试验区改革,在浦东120.72平方公里上推进。如今走过三年历程,继续深化改革的方案正在制定与推进。当前,自贸区和科创中心是浦东同时承载的两项国家战略,也是浦东在新起点实现新突破的重大历史机遇和根本动力。浦东需要以更大的勇气来推动改革创新。 百项创新制度全国推广 中影·红毯国际影城的提早一个月开业,至少为影城负责人郑平省了50万元。 按照以往的流程,开电影院可以先成立公司办工商营业执照,再办理电影放映许可证,这期间要提交材料再做场地复核,至少要20个工作日。如果回到2013年12月审批事权下放以前,审批至少需要45个工作日。 2016年5月16日,郑平在浦东新区市民中心提交办证材料并填写告知承诺书后,当场就拿到电影放映经营许可证——这是“证照分离”后全国第一张电影放映经营许可证。“人员成本、房租、物业费、空调费、广告费,七七八八加一块儿,差不多50万元一个月。”郑平说。 2015年1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上海市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总体方案的批复》,同意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 这项改革,发端于上海自贸区的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3.0版,最初的1.0版(注册资本认缴制)和2015年1月开始的2.0版(先照后证),都已经在全国推广。三年多来,上海自贸区累计形成100多项制度创新成果分领域、分层次在全国复制推广。 3年来,以建设开放度最高的自由贸易园区为目标,上海自贸区在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投资贸易制度体系、深化金融开放创新、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激发了市场创新活力,也让浦东这片土地有了更大的增长后劲。 数据显示,上海自贸区累计新注册企业超4万家,超过前20年总量。新设企业中,外资企业占比已从挂牌初期的5%上升到20%。实到外资从设立前月均1.2亿美元,增长到目前的月均5.3亿美元。 同时,上海自贸区以上海1/50的面积,创造了全市1/4的生产总值,40%的外贸进出口总量。以浦东新区1/10的面积,创造了全区3/4的生产总值,70%的外贸进出口总量。更重要的是,目前区域转型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正在形成。 自贸区与科创中心“双自联动” 5年前,张博团队研发出抗肿瘤药物,但当时我国药品注册与生产两大环节被“捆绑”,他们要么得花巨资自建一家生产企业,要么得忍痛“卖青苗”。 张博选择了后者,把研发产品卖给了药品生产企业。当时总体转让费用达上亿美元,但药品上市后销售额是转让费的几百倍。 2016年,张博团队新开发出4个药品成为试点新药。这一次,他们不需要再“卖青苗”了,而是将其中一个处方药委托生产。“现在我们自己养孩子,培养成人最终推向市场。”现任再鼎医药医学部副总裁的张博说。 这得益于浦东10项重点创新试点之一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上市许可与生产许可实现分离。2015年11月,浦东发布“双自联动”方案,提出10项重点创新试点,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注入了大量支持要素。 改革并非单向而行,浦东将自贸试验区改革与科创中心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双自联动”,利用自贸区扩区的机遇,降低创新的门槛和成本,促进科技创新在推动区域发展上有所作为,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因为“双自联动”,张江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也在紧锣密鼓地布局,高新技术产业成果不断涌现。 张江高科技园区管委会副主任王维刚说,未来张江国家科学中心不断形成前沿、高端的研发创新成果,必然对上海乃至国家的创新体系产生重要影响。 浦东“二次创业” 今后五年,浦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迈过3万美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1/3,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4%。 具体来说,就是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取得更大突破,科创中心核心功能区形成基本框架,基本建成“四个中心”核心功能区。 对于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习近平强调,“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力争取得更多可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进一步彰显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试验田作用。 上月举行的中共浦东新区第四次代表大会上,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强调,中央要求上海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浦东地位重要、责任重大。 “浦东的开发建设者都需要去'担当’,浦东'二次创业’更加需要敢闯敢试的精神。”浦东新区第一任党工委书记赵启正说。 当前,浦东开发开放已经进入了新阶段,要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突破,以新动能引领经济新常态、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根本出路在于改革创新,而改革创新要取得突破,关键在于实干。 “相信未来几年,浦东会给我们一个惊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研究员许宏强说。

相关阅读
自贸区百项创新全国推广 浦东期待“二次创业”[08:55]
上海自贸区再出发 对标国际最高标准[01-06]
上海自贸区征战新使命 五大发展理念融入改革[01-04]
上海自贸区实现保税与非保税货物同仓共管[12-20]
广东自贸区 累计新设企业逾11万家[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