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格钢铁

今年首张公募牌照花落人保 保险系基金扩容提速

发表日期:2017-01-17 10:23:08 兰格钢铁

⊙记者 黄蕾 ○编辑 陈羽 上海证券报昨日独家获悉,在经过近3个月的等待后,中国人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人保资产”)报送的公募基金业务资格请示,于日前获得证监会批复。这意味着,这家国内保险资管行业的“领头羊”一举拿下2017年的首张公募基金管理业务牌照。 这是大资管时代下出现的新机遇:银、证、信、保等机构的业务正在互相渗透。有主流投行预计,随着人保资产等保险巨头的加入,保险系公募基金扩容提速的信号越发强烈,到2020年时,我国保险系公募基金业务的市场份额,保守估计可达到10%以上。 2013年,《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暂行规定》发布,明确了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可以开展公募业务。随后,一批大中型保险机构相继向监管层递交了公募业务资质的申请。 经记者梳理发现,目前,保险机构涉足公募基金的路径有三条:一是新设基金公司,如已开业的中国人寿(26.200, 0.00, 0.00%)旗下国寿安保基金,华泰保险旗下华泰保兴基金;二是收购现有基金公司,如太平资管收购了中原英石基金(现已更名为“太平基金”),此外市场还传出多家保险机构正有意受让国泰君安(18.800, -0.18, -0.95%)手中的国联安基金51%股权;三是事业部形式。据记者了解,人保资产将以公募事业部的方式开展公募基金业务。 对于以上三种路径,业内人士分析称“各有利弊,各自取舍”。事业部形式的优势在于成本低、改制快,但在审批效率上相对不具备优势;而新设或收购基金公司的效率或更快,但管理、运营等成本更大。 保险系基金扩容提速,是原本各自为政的资产管理行业由分割走向共融的一大体现。 人保资产党委书记、总裁王颢,有着丰富的基金行业从业经历和管理经验,深谙行业发展趋势,近年来也为人保资产带来了市场化的新鲜血液。他此前在接受上海证券报独家专访时表示:“我们要努力地把自己定位为财富管理机构,而不是单纯的保险类或只为机构服务的资产管理机构。”这也是人保资产一直在争取公募基金牌照的初衷。 在保险机构将手伸向公募领域的同时,券商、基金同时也在争夺着保险资金委外领域的“大蛋糕”。政策藩篱一一被拆除后,保险资金可以专户或定向形式委托给基金、证券等非保险金融机构进行资产管理,这对急欲摆脱对通道业务过度依赖、向财富管理转型的券商而言,无疑是不容有失的重大机遇。 “要将手伸到别的行业去,当然也要允许别人把手伸进来,这是相互渗透的。”在业内人士看来,无论是券商、基金争相拉拢“保险大客户”,还是保险机构争拿公募基金牌照,都只不过是资管混业的前哨战。在银、证、信、保共同分享“资管盛宴”的觥筹交错间,肉搏较劲的激烈场面将会不断上演。THE_END

相关阅读
分级基金拉响下折警报 资金冒险跌停板扫货[10:01]
港股基金获资金净流入 机构增持医药石油板块[10:21]
基金上修乐视估值 几无价差套利空间[10:07]
今年首张公募牌照花落人保 保险系基金扩容提速[10:23]
乐视引入168亿融资复牌遇大跌 公募基金谨慎以对[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