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王瑞 日前披露完毕的基金2016年四季报显示,次新基金的股票仓位普遍较低,说明这些基金经理对股市的态度偏谨慎。不过,沪港深基金的仓位普遍较高。 次新基金入市速度缓慢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末,164只在去年三季度前后成立的偏股混合型次新基金总净值规模为1294亿元,其中,仓位在90%以上的基金有6只,仓位在50%以上的基金有30只,69只基金的仓位在10%以下,另有两只基金为空仓状态。总体来看,相比之前的火速建仓,次新基金整体建仓速度缓慢,说明多数基金经理对股市保持较为谨慎的态度。 沪港深基金的仓位普遍较高,164只次新基金中有8只沪港深基金,其中有4只属于前海开源基金,前海沪港深农业主题精选、前海开源沪港深新机遇仓位均超过90%,前海沪港深大消费主题股票仓位是77%,前海沪港深核心资源仓位是27%。此外,东方红优享沪港深和东方红睿华沪港深的仓位均在50%左右。 6只仓位超过90%的基金还包括3只量化基金——银华量化智慧动力、华泰多策略、泰达宏利量化增强,和1只普通混合型基金——万家品质生活。 其中,万家品质生活的持股以建筑和地产行业为主,前十大重仓股中,大盘蓝筹和中小创各占据着半壁江山,且持股集中度较高,大盘股有葛洲坝(9.810, 0.00, 0.00%)、招商蛇口(16.630, 0.00, 0.00%)、保利地产(9.280, 0.00, 0.00%)、中铁二局(13.620, 0.00, 0.00%),中小创股有铁汉生态(11.930, 0.00, 0.00%)、宝鹰股份、益生股份(27.660, 0.00, 0.00%)等;前海开源沪港深新机遇持有的多为大蓝筹股,如建设银行(5.580, 0.00, 0.00%)、工商银行(4.530, 0.00, 0.00%)、中国银行(3.510, 0.00, 0.00%)、中国平安(36.200, 0.00, 0.00%)、中国石油(8.520, 0.00, 0.00%)等。 定增基金建仓不易 去年成立的定增基金规模普遍较大,例如去年三季度成立的嘉实惠泽定增、大成定增、建信丰裕定增、九泰锐益定增、九泰锐丰定增2年、财通多策略福享,规模分别达到32亿元、10亿元、6亿元、22亿元、8亿元和45亿元。 不过,去年四季度的股票定增安全垫折价收窄,部分股票甚至出现定增价和二级市场价格倒挂,基金经理找到性价比较高的项目并不容易,定增基金去年底的仓位多在10%~40%之间。 例如九泰锐益定增,去年末的股票仓位是39%,属于仓位较高的定增基金,持有的多为新兴产业股票,如立讯精密(20.230, 0.00, 0.00%)、省广股份(13.790, 0.00, 0.00%)、航天科技(36.810, 0.00, 0.00%)、华友钴业(38.570, 0.00, 0.00%)、豫光金铅(8.230, 0.00, 0.00%)、神州信息、佳讯飞鸿(28.000, 0.00, 0.00%)、东方园林(13.470, 0.00, 0.00%)、利欧股份(14.190, 0.00, 0.00%)、丽鹏股份(7.080, 0.00, 0.00%)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