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两名美国知情官员向CNBC透露,特朗普政府正考虑新的方式惩罚自认为的“汇率操纵国”,可能涉及财政部、商务部、国家经济委员会、国家贸易委员会和美国贸易代表处等多个部门。 由于这一指控将拉低美元汇率,导致美元指数周四从九日新高回落,美元兑日元和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汇率(CNH)均报下滑。 道明证券(TD Securities)北美外汇策略主管Mark McCormick在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美国政府意图采取的行动在4月底财政部半年度外汇报告公布前尚未明朗。今天放出言论可能是想推动美元走低,但美元指数仍稳站100的重要关口,接近历史同期新高。 不具名信源表示,特朗普政府考虑使用的工具或将包括《2015年贸易执法及贸易便捷法》(Trade Enforcement and Trade Facilitation Act of 2015)。自法案生效后,美国财政部已根据新法改版了去年4月29日发布的半年度外汇报告,并将中国、日本、德国、韩国等列入了不公平外汇交易行为观察名单。 法案对美国主要贸易伙伴是否为汇率操纵国的定义有三条:与美国存在显著双边贸易顺差(超过200亿美元);实质性经常项目盈余(经常项目盈余超过其GDP的3%),以及进行持续的单边外汇干预(一再通过买入外国资产来促使本币贬值,且买入规模在一年中达到其GDP的2%)。 满足所有三个条件的国家将被美国视为“汇率操纵国”,会令美国总统启动“增强型双边介入”,最终导致被切断某些美国政府的商业开发融资,并排除在美国联邦政府合同之外。美国还会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该国加强监管,并将在贸易谈判中考虑进汇率因素。 在去年4月底的半年度外汇报告中,奥巴马时期的美国财政部认为,没有任何主要贸易伙伴国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即达到汇率操纵国的界定标准。但中国、日本、德国和韩国在贸易顺差和经常项目盈余这两方面都达到了条件,因此被列入观察名单。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资深研究员Gary Hufbauer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中国和其他观察名单中的国家应该不会被指控为“汇率操纵国”,而是被指控为“汇率失调国”(currency misalignment),即同美国存在显著的贸易顺差。 他认为,美国政府可能借此改变双边的商贸规则,对“汇率失调国”加收罚款,但这一理由可能在国际贸易法庭上站不住脚。 其他经济学专家则表达了对中国可能采取报复措施的担忧。康奈尔大学贸易学教授Eswar Prasad对CNBC记者表示,中国可能采取明暗两种报复手段,包括限制美国跨国企业的中国市场扩展及投资机会,以及干扰依赖于中国制造的美国企业供应链等。他认为:“一旦贸易战打响,美国经济,特别是美国跨国企业的利益将受到严重打击。” 1988年的法律规定,美国财政部需要每年两次向美国国会就国际经济形势和汇率政策提交报告。美国财政部必须与被视为操纵汇率的国家直接会谈,并寻求通过IMF解决问题。最后一个被定为汇率操纵国的是1994年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