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livemint.com网站文章,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在2017年的贸易和发展报告中指出:“印度经济将面临严重的下行风险,鉴于印度政府实施了商品和服务税改革和企业的去杠杆化,印度的经济增长可能会放缓,这使得印度的经济复苏变得极为困难。” 该报告预计:“印度的经济将会从一年前的7%下滑至6.7%” 在2017至2018财年的第2季度,印度的GDP增速创下了近三年以来的新低,只有5.7%。原因是在2017年7月1日印度商品服务税(GST)制度生效之前,印度的许多企业故意降低商品的产量。 在2016至2017财年的第二季度,印度的GDP增速一度从第一季度的7%降低至6.1%,导致印度GDP增速此次出现大幅下滑的重要原因是在2016年11月8日,印度突然宣布废除大额纸币,这些大额纸币占印度流通纸币总量的86%。 该报告补充道:“非正规部门收益至少占据印度GDP总值的三分之一。在新增就业岗位中,非正规部门提供的就业岗位数约占总数的五分之四多。这主要是受到了2016年11月份印度废除大额纸币流通以及2017年印度实施的商品和服务税改革计划的影响。因此,即使印度和中国的经济增长保持稳定,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国家也不太可能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增长极。”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在其年度旗舰报告中表示:“不良资产的增加(NPAs)正使银行在放贷方面变得更加谨慎,有迹象表明银行信贷增长的速度有所放缓。”今年1月31日,印度本国发布了《经济调查报告》,认为废止大额纸币流通等措施确实阻碍了本国的经济增速。这一原本旨在打击腐败、黑钱及非法现金窝藏行为的措施却在现金短缺的背景下遭遇各方攻击,“严重阻碍印度经济的发展。报告预测,截至今年3月的2016-2017财年,印度经济增速为7.1%,较上一财年的7.6%出现明显回落。由于报告预测所采用的经济数据主要取自废止大额纸币措施实施前,所以有部分人担心印度经济的实际增长速度可能比预期的更低。 鉴于有更长远的因素或将改变全球经济和贸易结构,这或许会使印度实施的以投资和出口为主导型的战略无法得到预期的回报。尽管全球经济发展有所放缓,但是美国、欧洲和日本依然是全球最重要的市场。然而,印度曾经的发展速度快于全球GDP的全球贸易额,如今已降至与全球GDP增速同步的态势,最近两年下降得更为明显。 由于私人投资的债务融资和消费是印度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因此信贷繁荣的放松也可能会减缓该国GDP的增长。因此,对债务的依赖使得中国和印度的信贷的繁荣受到影响,并增加了这样一种可能性:当这些国家出现经济低迷时,去杠杆化将加速其经济下滑,使复苏变得困难。 自2003年以来,印度银行业不断扩大零售部门的住房投资和汽车信贷等企业部门的基础设施项目贷款,这使得银行背负着巨大的压力和不良资产。最近相关数据表示:印度的信贷增长步伐有逐渐放缓的迹象。 根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发布的报告:到2016年12月,全球所有银行(包括公共银行和私人银行)的数据显示,在过去12个月里,印度不良贷款增加了59.3%,这使得印度的不良资产证券(NPAs)的上涨幅度达到了9.3%,而在2012年底,这一数字为3.5%。 周四,评级机构Crisil Ratings称:“银行只承认三分之二的不良贷款(stressed loans)为不良资产,并预计到2018年3月,印度的不良贷款比率将上升1个百分点,至10.5%。” 印度新增加的不良资产将减缓这一财政状况,但整体库存将继续上升,因为下滑速度仍将超过经济复苏的速度。 该机构预计:“目前贷款的总金额,包括不良资产证券化额和标准资产,目前正处于压力之下,可能全会恶化为不良资产,总计可能达到11万亿卢比或占其总额的14%。 Crisil的高级主管Krishnan Sitaraman表示:“在过去几年里,印度的经济复苏一直很糟糕,而不良资产的大部分削减都是由于更高的资产简配所致。”他认为:“经济增长的缓慢是由许多原因造成的,如一些部门的持续压力以及阻碍经济复苏的有效措施并未得到及时实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