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省认真贯彻国家关于加快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的一系列重要部署和安排,全力以赴推进重大项目实施,不断加快全省交通建设步伐。快速客运铁路营业里程跃居全国前列,一级公路实现跨越式发展,运输服务能力大幅提升,综合交通网络更加完善,运输结构更加合理,居民出行更加便捷,技术装备更加先进,安徽省在全国的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得到确立。交通运输为促进全省区位优势发挥,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综合交通网络能力显著提升。十八大以来,全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超过5000亿元。至2016年底,全省综合交通网总里程20.8万公里,衔接国家综合交通网络的“两纵、五横、三联”的综合交通运输通道布局加快形成,以合肥为中心,芜湖、蚌埠、阜阳、安庆、黄山为支撑,其他各市为节点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初步建立。 铁路。全省铁路网进一步完善,以合肥为中心的快速铁路网主骨架初步形成,安徽在全国铁路网中的枢纽地位根本提升。建成合蚌、合福、宁安、郑徐高铁,阜六、宿淮铁路,合肥铁路枢纽南环线及南客站,完成漯阜、宁西铁路复线电气化、淮北火车站改造工程。全省铁路运营里程达到4223公里,铁路网密度302.86公里/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十位、中部第三位,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35倍。其中,高速铁路1403公里,居全国第三位、中部第一位。目前,全省在建商合杭、合安、郑阜、黄杭、皖赣扩能芜宣段、淮北客车联络线等高速铁路,庐铜、马鞍山郑蒲港普通铁路等13个项目,新线里程1171公里(其中高速铁路1037公里)。全面启动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建成运营,安徽进入“地铁时代”,合肥轨道交通2、3、4、5号线,芜湖市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一期先后开工。 公路。高速公路网络进一步完善,“四纵八横”高速公路主骨架基本形成。建成徐明、泗许、黄祁、岳武等高速公路和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望东长江公路大桥,新增高速公路1333公里;开工建设滁淮、济祁、扬绩等高速公路,芜湖长江公路二桥、池州长江公路大桥等。大力实施国省干线公路新改建工程,路网质量、覆盖广度和通达深度显著提升。加快实施县乡公路升级改造、通村公路建设和危桥改造、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农村公路通行条件明显改善,安全保障和抗灾能力显著增强。截至2016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19.8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543公里,一级公路3833公里。 水运。干线航道通航能力显著提升,支流航道建设持续推进。完成沙颍河、合裕线、芜申运河、石门湖航道整治,建成沙颍河阜阳船闸、合裕线巢湖、裕溪复线船闸、浍河固镇复线船闸等。主要港口建设进一步加快,集装箱吞吐能力大幅提升,芜湖、马鞍山、铜陵港先后成为亿吨级大港,并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喂给港。建成马鞍山郑蒲港区一期、合肥港综合码头二期、蚌埠新港二期、安庆长风港区一期等工程。全省内河通航里程达5729公里,其中高等级航道里程达1428公里。全省港口吞吐能力达5.1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能力119万标箱。 机场。机场布局进一步完善,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建成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池州九华山机场,全省通航民用运输机场达到5个。完成阜阳、安庆机场改造,持续推进黄山机场改造。芜湖宣城机场可研报告,蚌埠、亳州、宿州等机场选址获国家批复。建成宁国通用机场,全省通用机场实现零的突破。砀山通用机场已获核准,黄山区、六安、界首、庐江等一批通用机场前期工作正在积极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