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格钢铁

现金贷监管趋严 银行对超监管红线平台停止资金提供

发表日期:2017-11-06 13:52:14 兰格钢铁

     争议中的现金贷平台,伴随着监管趋紧的风声,其资金来源正在收缩,扮演“输血”角色的银行、信托等持牌金融机构态度更趋谨慎。上证报记者日前获悉,银行早已扎紧口子,停止提供资金给年化利率超过36%红线的平台。近期也有信托公司与现金贷平台中断合作。

    目前,监管方面尚无新动作落地,对于现金贷平台的监管仍以一行三会等监管部门公布的措施为准。

    在争议未了、命运未决的关头,现金贷平台与持牌金融机构的合作悄然生变。

    “年化利率超过36%红线的平台,银行早就不给资金了。”某消费金融分期平台人士告诉记者。

    除银行之外,目前现金贷或者消费分期平台背后“金主”还包括信托、消费金融公司等持牌金融机构,以及P2P平台。

    从趣店披露的招股书可见:截止到2017年6月30日,该平台48.1%的放贷资金来自银行、消费金融、信托等持牌金融机构。“这不是孤例,行业都是这样,大多数是小银行。”上述平台人士说。

    现金贷和另一大资金供给方信托公司的合作似乎也开始收紧。记者获悉,有信托公司已停止与现金贷平台合作,而且是规模较大的“头部”平台。主要是双方合作条件未谈拢,该信托公司抬高了资金成本。

    某信托投行部人士告诉记者,该公司曾考虑与现金贷平台合作,但现在完全放弃,主要是无法容忍较高的坏账率。

    这些持牌金融机构之所以愿意提供资金,自然是因为现金贷业务的高回报。从趣店半年挣10亿元,到拍拍贷半年赚10.5亿元,都足以印证现金贷的吸金能力。“短期内能快速实现盈利,链条上的每个环节都尝到了甜头。我们也在转现金贷,这不需要场景,又能挣钱。”上述平台人士透露,只是现在找低成本资金的难度更大了。

    某城商行资管部人士则告诉记者,对于转型中的银行来说,与现金贷平台合作,还可以增加资产规模,又能获取用户资源。银行也比较挑剔,会对合作平台设定合作准入条件,比如股东规模、治理结构、风控模型、历史数据等等。

    近期,央行有关负责人公开表示,包括现金贷在内的所有金融业务都要纳入监管。可以预见,监管对现金贷业务的整顿力度或将超过之前。

相关阅读
“双11”成五行业强烈催化剂 19亿元资金涌入8受益股[11:20]
丰田计划在以色列投入更多资金 研发自动驾驶技术和机器人[10:51]
金融机构开始筹谋跨年资金 中长期利率曲线再现倒挂[14:10]
现金贷监管趋严 银行对超监管红线平台停止资金提供[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