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北京写字楼的人都知道,今年通州写字楼的销售可谓一枝独秀。今年上半年,在北京写字楼成交面积分布中,通州写字楼约占一半左右,这与往年成交多集中于西城、朝阳的情况不同。笔者以为,这与通州区域公共资源日趋丰富,具有很大关系。 通州公共资源的优势,首先源于高定位的政策保障。北京新总规强调,要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的高点定位,以最先进的理念、最高的标准、最好的质量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着力打造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和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多年来,通州区也正是沿着这条思路有序发展的。上周通州区正式获评全国文明城区,就是经过6年努力的结果。如今的通州,首善意识、副中心意识,“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建设理念已深入人心。这样的高定位,正是通州写字楼最大的优势。 基于高定位,通州在公共资源方面实施的是高投入。依据《北京十三五规划》,通州区将启动350项重点工程,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000亿元。在交通方面,今年通州启动4条轨道线路,未来4年还将加推动城际铁路联络线(S6线)、市域(郊)铁路等多层次轨道线网建设,打造一张副中心至周边县市乃至京东地区的轨道交通网,形成城际铁路、市郊铁路和城市轨道的高效融合。根据规划,通州到2020年,不论是铁路、公路还是水路,都将实现跨越式发展。这里,不仅将建成100米换乘圈,区域道路密度达到9公里/平方公里,还将与中心城区和津冀之间形成30分钟交通圈,流线型的城际列车将副中心与唐山、宝坻等地距离拉近到半个小时……日渐清晰的交通规划蓝图,成为企业家选购通州写字楼的主要依据。 在教育方面,《通州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支持计划(2017-2020年)》日前正式发布。这是北京市首个专门为通州区量身定制的基础教育升级计划,明确提出起到2020年,通州区将用3年时间跃升成为北京市教育新高地。北京第一实验小学、北京八中等31所优质学校将与通州区中小学建立手拉手合作关系,在课程资源、学科教研、教学管理等方面开展一对一的对口支持,做到“一校一策”,采取互走互访的方式,保证对接质量,精准提升学校品质。目前,北京二中、首师大附中、人大附中和北理工附中4所优质学校已在通州建立校区。未来3年,还将引进十几所优质学校到通州办学。 “看病不出区”是副中心给通州百姓许下的承诺。在医疗方面,通州将通过加快引进三甲医院,完成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打造符合城市副中心定位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目前,医院资源的引进也正在大力推进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东直门医院、安贞医院、首都儿研所、北京市疾控中心等,都确定了在通州发展的具体目标。 由于通州公共资源的日趋丰富,加上北京传统热点区域写字楼供应的减少和租金的上涨,在北京市级四大班子年内完成搬迁的大趋势支撑下,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将目光投向通州写字楼,造成今年上半年通州写字楼在楼市不佳的形势下发生逆袭。我们以经略天则北京台湖创意广场为例,不仅享有丰富的通州公共资源,还以集科技创新、文化传媒、创意设计于一体的高新科技文创产业定位和高标准、高生态化的德式建筑风格独树一帜。园区一期项目竣工面积14万平方米,2017年新开工面积15万平方米,均呈现供销两旺的发展势头。由于开发早、定位准、品质优,历经4年发展,已经成为很多企业家落户通州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