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11月28日,今年以来,沪深两市共有1897家上市公司出现产业资本增减持行为,累计进行增减持操作12541次,其中增持6170次,减持6371次,涉及的金额累计约为3854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A股市场由于信息不对称较强,产业资本和股东掌握更多的公司信息,尤其对于价格的理解和二级市场有很多的不同,因此其增减持行为也常常成为市场价格运行拐点的信号。
Wind资讯梳理发现,按照公告日计算,从年初截止到2017年11月28日,沪深两市一共有1897家上市公司的重要股东和高管对自家股票进行了增持或者减持的操作,占上市公司总数的55%。
具体来看,增持的操作次数为6170次,减持的操作次数为6371次,两者累计操作次数达到12541次之多,涉及的金额累计约为3854亿元。相当于在过去的221个交易日当中,日均操作次数达到56.75次,整个操作显得较为频繁。
Wind 资讯对比重要股东(包括公司法人和个人)和高管的增减持的行为,单从操作的次数上来看,我们发现高管在增持、减持行动中均处于主导地位。在过去11个月当中,上市公司的高管们合计增持了3713次,减持了3472次,而减持的理由也是千奇百怪,有些因为理财需求,有些因为生活需要,有些因为孩子上学。
尽管高管出手的次数仍占据了可观的份额,但是从涉及的金额情况来看,重要股东(包括公司法人和个人)出手增持、减持所带动的市值,完全秒杀高管群体。
Wind资讯统计显示,行业方面,如果从增减持次数上去统计的话,今年以来,多数行业的增持次数要超过减持次数;净增持次数排名前三的行业是农林牧渔,轻工制造和房地产。
从增减持金额上看,净减持的行业数量较多。其中传媒、电子、建筑材料三个板块净减持金额规模居前,具体减持金额分别为:145.3亿元、99.67亿元、94.6亿元。意味着这个行业内的公司被抛售的情况最严重。
根据Wind资讯数据,单月来看,2017年前11个月中,除4月、5月、6月和7月增持次数多于减持外,其余7个月均为减持次数较多。
从增减持金额看,今年4月、5月、6月、7月、8月和11月为净增持,其余5个月为净减持。
11 月以来,A股市场呈现高位震荡调整。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蓝筹白马股回调,产业资本资金增持动力较足。数据显示,截止11月28日,11月份单月增持金额已为年内第三高,达201.48亿元,仅次于3月(249.54亿元)和6月(213.8亿元),且增持金额与减持金额之比高达103.43%,连续两个月呈现净增持趋势。
其中,11月份公告被增持金额最多的股票是
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