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格钢铁

公募基金清盘不再羞涩 本月已有11只公告清盘

发表日期:2018-01-31 09:22:02 兰格钢铁

1月30日,兴银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就旗下兴银长禧开债基金合同终止及基金财产清算发布公告,而根据巨潮资讯网数据,1月3日至1月30日,今年已经进入清盘程序的基金数量高达11只,占到2017年全年清盘数量的11%。 《国际金融报》记者梳理发现,除了已经清盘的11只基金,还有一部分基金发出了“可能触发基金合同终止情形的提示性公告”,比如,1月30日,招商基金旗下的招商招益一年定开债基金就发出了清盘风险提示性公告。发出类似风险提示性公告的还有多家,比如德邦现金宝交易型货基(两次)、博时基金旗下的博时泰和债券、泰达宏利多元回报债券型基金等,都在近期进行了清盘二次风险提示。 根据规定,如果某只基金连续20个工作日出现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不满200人或者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情形的,基金管理人应当在定期报告中予以披露;连续60个工作日出现上述情形的,基金合同终止并按照基金合同的约定进入清算程序,且无需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 记者梳理发现,在目前仍在运作的公募基金中,有200只基金的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清盘线,正在沦为俗称的“迷你基金”,如果这种情况持续60天,相关基金就面临着清算和最终清盘。而在2017年,基金清盘数量就在迅速增加,全年清盘数达到100只,不过,去年1月份并无基金清盘记录。 进入2018年之后,随着基金赚钱效应和强者恒强现象的分化,一边是爆款基金的认购狂热,另一边是越来越多基金规模缩水,直至跌下清盘线,仅仅1月份就高达10只以上,那么2018年全年是否会远远超过2017年清盘数量,目前看这种可能性极高。 具体来看,产品已经进入清盘的基金公司达8家。其中,华安基金公司旗下有两只基金在1月出现清盘,分别是华安新财富灵活配置混合与华安安润灵活配置混合;天弘基金旗下也有两只基金清盘,分别是天弘聚利混合与天弘瑞利;博时基金旗下的博时安源、博时泰和债券被清盘;其他公司如嘉实致博纯债、鹏华兴裕定期开放混合等也出现在清盘名单之列。 从产品类型来看,债券型基金的清盘数量最多,其次为灵活配置型基金,指数基金和货币基金也有清盘现象。 有基金从业人士表示,导致近一年来大量基金陷入清盘危机的原因主要有三个:第一是产品设计的原因;第二则是基金业绩的原因,业绩差容易沦为迷你基金;第三是针对委外基金的监管趋严。

相关阅读
公募基金清盘不再羞涩 本月已有11只公告清盘[09:22]
去年两地互认基金净申购不足50亿元[09:20]
收益好不代表净值高 基金附加管理费惹争议[09:15]
国企改革频频来风 借道主题基金或事半功倍[01-30]
量化基金发行回暖 挖掘高盈利机会[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