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加大拆违力度,确保腾退土地1000公顷;加快一般性制造业疏解,实现“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清理整治无证无照经营1600户;完成城乡接合部10个村的综合整治工作……《2018年通州区政府折子工程》发布,“回应”了社会最新的热点和焦点,目前各项任务均明确了牵头领导、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 今年的“折子工程”共包含各项内容158项,分为坚持高点站位,尽职尽责,服务市级机关顺利入驻;坚持高起点,对标对表,加快副中心规划落实;坚持高标准,再接再厉,深入开展城市治理;坚持高水平,治标治本,狠抓生态环境建设;坚持“高精尖”,营商聚商,推动经济健康发展;坚持高质量,全心全意,狠抓社会民生建设;坚持高要求,勿怠勿忘,全力保证城市副中心建设共七个方面。 ■部分工程 一、坚持高点站位,尽职尽责,服务市级机关顺利入驻 紧紧围绕中央、市委市政府对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战略部署,抓牢“牛鼻子”,坚决把服务市级机关搬迁这一标志性工程做好、做细、做扎实; 配合市级相关单位,加快行政办公区主体建筑和配套设施的工程进度,确保高质量按时完工。加快完善行政办公区一期市政道路、综合管廊、能源供应等市政基础设施体系,有序配合好推进二期工程建设; 协助安贞医院工程开工,友谊新华医院开诊; 确保行政办公区周边2所小学、3所幼儿园具备招生条件; 加快完成2018年保障性住房开工、竣工任务; 加快行政办公区外联道路美化提升; 二、坚持高起点,对标对表,加快副中心规划落实 全面完成各项规划编制,广泛宣讲通州区总体规划、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各专项规划; 统筹运河商务区单体建筑、滨水岸线、公共空间、商业街等设计工作,提升整体形象品质和绿色建筑标准,加快公共设施及地下空间一体化建设进度,确保北环环隧2018年实现通车运行; 加快文化旅游区基础设施、公共绿地、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全力服务推进环球主题公园项目建设; 加快推进城市绿心安置房建设; 加快打造功能丰富、绿色生态的市民中心; 宋庄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艺术品交易中心项目上半年实现开工; 继续深化完善通州区总体规划和9个乡镇的镇域规划,加快特色小镇研究及各乡镇重点区域城市设计; 积极落实“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管控”的要求,加快与廊坊北三县实现“规划一张图、任务一张表、示范一体化”; 继续深化“通武廊”合作机制,加快构建区域协同要素体系; 大力推进与雄安新区的深度协同,尽快发挥“新两翼”引领作用; 三、坚持高标准,再接再厉,深入开展城市治理 精准化、精细化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各项工程; 持续加大拆违力度,确保腾退土地1000公顷; 加快一般性制造业疏解,实现“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 清理整治背街小巷(含架空线入地); 清理整治无证无照经营1600户; 治理“开墙打洞”点位达80%; 完成全部低端市场的清理改造,实现有形商品交易市场关停; 完成城乡接合部10个村的综合整治工作; 加快推进东方厂周边、八里桥等一批棚改项目; 严格管控、统筹利用疏解腾退空间,推进绿化美化、便民设施、公共服务配套建设,既做到“留白增绿”、“见缝插绿”,又便利群众生活,提高群众获得感; 深入落实交通综合规划,加快广渠路东延、宋梁路北延等道路建设,确保采林路东延等道路工程完工; 配合推进地铁7号线东延、八通线南延等一批市级重点项目; 实施6条微循环道路建设; 全面提升交通智能化管理水平,完成财贸学院路口等一批交通堵点治理,适时推进限行限号措施; 开展2018年通州区慢行系统建设; 推行全区乡镇集中水厂规范化管理,加快现有老旧自备井替换,重点解决部分单村供水保障问题; 实施4.7万平方米老旧小区供热管网改造工作; 加快智慧城市建设,以试点示范先行为原则,率先在“运河商务区”、“文化旅游区”等区域建设智慧园区,同时,以“雪亮工程”等信息化系统建设为牵引,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依托市级政务云和大数据平台,搭建区级智慧城市管理运行体系,建立健全配套运营服务体系; 加快打造高品质的市容景观,推进长安街延长线( 二期)、京哈铁路沿线、张采路沿线和行政办公区周边市政市容景观整治提升工程; 启动通州区地下综合管廊规划研究,制定通州区地下管线管理办法; 实施运河沿岸、减河沿岸、通燕高速沿线、宋梁路沿线等重点区域的景观照明亮化提升工程; 推进城区范围内116个居住小区再生资源与生活垃圾回收“两网合一”建设,开展27个居住小区,30个村庄垃圾分类试点建设; 四、坚持高水平,治标治本,狠抓生态环境建设 健全完善环保、公安联动执法机制,深入开展各类环境执法行动,依法查处和曝光环境违法案件,保持环境执法的高压态势,确保PM2.5年均浓度要达到市级要求,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继续实施“两带、六片区”水环境综合治理; 加快推进外环路污水和再生水管线等4项续建工程; 开工建设减河北再生水厂一期等工程,力争实现农村地区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确保年底前全面完成试点区域各项建设工程; 统筹推进城北、城南、两河水网建设,高标准实施通惠河等河道综合整治工程; 新增和改造提升绿化面积3万亩; 启动潮白河森林生态景观带二期、张家湾公园一期、台湖万亩游憩园三期等重点生态工程; 突出“蓝绿交织”,推进重要河道滨水绿化和廊道绿化加宽加厚工程,实施绿道建设150公里,打造生态慢行系统和森林游憩网络; 五、坚持“高精尖”,营商聚商,推动经济健康发展 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坚决退出低端产业,有效增强发展后劲,大尺度、深层次重构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 围绕行政办公区板块,紧密对接政务服务需求,大力发展智力经济,吸引一批国内外一流的高端新型智库机构和专业机构,加快打造政务服务功能产业集群; 围绕运河商务区板块,着力吸引一批国内外顶尖的优质民企、跨国企业入驻,打造创新金融和高端总部集聚区; 围绕文化旅游区板块,推动信息技术、文艺制作、文化演出、旅游商业、会议会展等产业发展,打造文化旅游产业集群; 围绕台马板块,深度对接中关村科学园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北京“设计之都”示范区;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技术、成果、人才聚集,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以上,新增市级科技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4家以上,区内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达到18家以上; 加快建设互联网安全产业园; 完成国际种业科技园区研发中心项目主体建设; 将为通州区编制产业发展规划的高端智库直接转换成“高精尖”产业招商平台,高端对接,高端聚商; 全力提升政务服务的效率和水平,深化落实“一会三函”投资项目一站式、全过程审批管理机制; 持续深化“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全程电子化”、“网上统一审批平台”、国地税联合办税等机制创新; 推进“互联网+政务”体系建设; 积极推进台湖演艺小镇建设,通过打造重大活动,形成特色文化品牌,促进副中心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 六、坚持高质量,全心全意,狠抓社会民生建设 对标副中心教育发展新要求,加大教育改革发展力度,实施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提高准入门槛,扩大选聘视野; 启动“100+10”名师、名校长工程,在全国范围选聘优秀教师和学校管理人才; 积极应对中、高考改革,强化学科建设、走班管理等教学改革试验; 实施学区制管理、集团化办学改革; 依托市级优质资源支持潞河中学提升办学质量,大力提升本土教育水平,促进副中心教育在更高水平均衡发展; 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未来三年新增优质幼儿园100所; 完成人大附中通州校区改建工程,开工建设人大附中通州学校、加快黄城根小学、育民小学落地; 开启与清华大学全面战略合作,促进五道口金融学院,中意设计创新基地“镜像基地”等项目加快落地; 引进欧洲涉及学院,做好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建设服务保障; 加快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北大人民医院通州院区工程进入收尾阶段,潞河医院四期和潞河医院分院工程竣工,推动妇幼保健院、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精神病院等工程取得实质性进展; 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实现东直门医院“主体东迁”。启动“运河中医药薪火传承名医工作室”建设工程,培养100名中医领军人才; 加大国际高端医疗机构的引进,满足副中心个性化需求; 启动区体育场改造工程,推进街区体育中心建设,新建40片多功能球场、更新100套全民健身器材; 整合“通武廊”三地旅游资源,打造协同发展旅游实验示范区,启动编制《通州大运河创建国家5A级景区总体规划》; 力争档案馆新馆工程开工建设;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主要载体,努力彰显城市副中心文化魅力。加快落实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规划,启动通州区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建设五年行动计划; 编制完成“三庙一塔”景区保护利用规划; 启动张家湾古镇规划编制,开展张家湾城墙、通运桥、晾鹰台等文物修缮保护; 加快城市绿心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进歌舞剧院、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建筑的设计建设; 深入落实低收入村产业发展规划和低收入农户“一户一策、一人一策”帮扶工作; 成立区级困难群众救助服务指导中心,建立精准救助对象“一户一策一档”; 加快“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建设,启动区级养老指导中心工程,加快区敬老院建设进度,新建30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继续推进儿童成长驿站建设; 加强社区规范化建设,打造5个市级社区规范化建设示范点; 支持“古月佳园生活圈”等品牌建设,积极打造运河书院、京通医院等“社区之家”示范点; 七、坚持高要求,勿怠勿忘,全力保障城市副中心建设 深化、创新与市级工作组对接机制,健全完善解决跨部门问题,强化多领域协作的工作平台,努力在更多领域取得更大突破; 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大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副中心建设,促进城市副中心投资建设集团尽快发挥作用; 积极总结推广宋庄、台湖等试点经验,力争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宅基地和农用地改革取得突破; 实现北京通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正式开园; 完善国资监督管理体系,全面深化国企改革,推动区属国企重组增效、提质增效、减员增效,确保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严格绩效管理,严肃督查纪律,实施政府系统半年述职汇报制度,加大问责力度,对落实不力、效能低下等行为坚决予以严肃处理,进一步营造廉政勤政、干事创业的良好政风; 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等程序,不断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进一步提升政府工作透明度,依法公开政务信息,畅通社会监督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