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4月10日)人民币(6.3001, -0.0033, -0.05%)兑美元中间价为6.3071,较上日调升43基点,升幅创2018年4月2日以来最大。上一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3114,16:30官方收盘报6.3107,23:30收盘报6.3070。 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报6.3038,较前一交易日尾盘上涨0.13%,此前连跌5个交易日。驻伦敦和纽约的交易员表示,离岸人民币是周一除卢布外交易最活跃的货币。 市场人士指出,受消息面影响,近期汇率波动加大,但短期美元走势仍无明确方向,人民币兑美元料继续以区间震荡为主。交易员并表示,有关人民币要贬值的消息来源无法考证,对行情难有支撑。 此前,彭博社周一曾撰文指出,当前中美贸易纠纷不断升级,特朗普将在与中国的贸易纷争中加大押注,而中国方面正在评估将人民币逐步贬值作为一项工具可能造成的影响,这给外汇市场增添了一层不确定性。 不过,在该报道发出后,市场分析师和经济学家普遍表示,中国不太可能动用这个武器。 德意志银行策略师Alan Ruskin认为,中国几乎没有理由去干预汇率,操纵人民币可能会使与美国的贸易谈判复杂化。 华盛顿国际金融协会首席经济学家Robin Brooks表示,中国让人民币升值迎合特朗普政府的努力似乎失败了,但威胁要让人民币贬值可能只是一种释放信号的战术。中国不太可能贬值人民币,因为这需要卖出人民币买进美元,以及最终买进美国国债,这会让他们“进一步深陷持有美元”。 Jefferies全球外汇主管Brad Bechtel也表示,人民币贬值是中国在“贸易战中的一种武器”,但鉴于人民币贬值在2015年所引发的动荡,中国可能不太会使用它。 外汇局原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则指出,所谓“中国正在考虑使用人民币贬值来应对当前与美国的贸易争端”的报道应属少数投机者炒作,意在混淆视听,试图趁机获利或试探政策取向,希望市场参与者增强分辨能力,防止被误导。2017年以来市场预期合理分化,央行应该已经逐渐退出常态式外汇干预,市场供求在当前汇率形成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