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6月21日,在岸人民币(6.4999, 0.0287, 0.44%)跌穿6.50整数关口,为1月以来首次,较昨日官方收盘价跌去250点。离岸人民币跌破6.51元关口,创1月11日以来新低,日内跌逾300点。 美元一枝独秀 随着美联储加息、美元指数(95.2185, 0.0928, 0.10%)快速走高,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近日出现了大幅贬值。美元一枝独秀,兑一篮子货币维持在11个月高点附近,美债收益率周三从三周低点反弹带来支持,与此同时,非美货币则表现糟糕,多数承压下挫。 美债收益率也受到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谈话提振,他上日表示美联储应继续保持渐进的升息步伐。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FOMC支持渐进加息,继续渐进加息的理由强大。美联储仍较为宽松,可能比中性利率水平低了100个基点。随着政策正常化,美联储将提供更少前瞻性指引。 人民币料维持双向波动 国内投资者为什么对人民币贬值充满担忧?这其实还是“做多思维”在作祟。我国当前最普遍、最大众化的投资手段无疑还是股市,绝大多数普通投资者仍是依靠股价上涨获取收益,因此潜意识中就容易认为,不管什么事情上涨就是对的,下跌就是不对的,进而错误地套用到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 汇率就是货币之间的一个比值。对于普通国内民众而言,美元汇率涨跌本身,对工作、生活的影响其实并不大。一般来说,只有那些在原材料、产品销售等领域需要依靠海外市场的企业,才有可能受到汇率变动的影响。 比如说国内的航空运输企业,因为需要依赖从海外进口的石油等燃料,而石油基本上是以美元计价的,一旦人民币对美元出现贬值,其服务销售所得的人民币收入用于兑换美元购买燃料时,就会比以前吃亏。相反,国内的服装生产贸易企业,将生产出来的服装鞋帽卖给美国,收进美元,再将美元换成人民币用于发放国内制衣工人的工资,因为人民币贬值,所以同样的美元收入可以换到更多人民币,因而贬值对这家服装企业是有利的。相反,当人民币对美元连续升值时,国内那些服装、纺织等出口型企业将受到持续冲击。事实上,在我国当前经济下行、新旧动能转换、金融去杠杆仍处攻坚期这一宏观状况下,人民币顺势稳定地贬值,也不是什么坏事。 所以说,当前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走势,既有一定的合理性,符合中美经济基本面的对比预期,同时,相对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人民币汇率仍保持了既有的坚挺和均衡。可以说,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与升值交替趋势还将持续,汇率双向波动也将更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