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费天元 在经历了长达两年的蓝筹股行情后,A股市场在2018年上半年开始趋于均衡。“分化”、“市场风格”等去年股市的关键词渐渐淡出视野,取而代之的是“新经济”、“创新企业”等词汇。 蓝筹股行情的暂时退潮很大程度拖累了A股上半年的表现。截至6月29日收盘,上证指数上半年累计下跌13.90%,深证成指下跌15.04%;创业板指下跌8.33%。 个股方面,两市3467只个股中(剔除今年上市的次新股),上半年股价上涨的有526只,占比为15%。 部分白马股脱颖而出 去年年末至今年年初,上证指数走出11连阳,这一情形上次发生还要追溯到2006年。上证50指数(2441.5296, -38.38, -1.55%)走势更为极端,在去年底至今年初期间连续19个交易日上涨,创下该指数历史记录。 在此过程中,市场资金主动或被动地奉行“以大为美”投资策略,将手中的中小市值股票纷纷抛出,转而抱团买入大盘蓝筹股。由于资金不断涌入,上证50指数的成交量呈现爆发式增长,从去年年末的日均约400亿元快速攀升至1月24日最高的1205亿元。 由此带来的结构性分化格局愈演愈烈。数据显示,上证指数今年1月份累计上涨5.25%,但两市仅有1034只个股同期录得上涨,占比不到30%。 蓝筹股如此猛涨的态势显然难以持续。在部分大体量资金率先了结之后,蓝筹股股价开始出现下跌。2月7日至2月9日,上证50指数在短短3天内重挫10%,吞没年初全部涨幅,并拖累上证指数刷新年内新低,一度危及3000点整数关口。此后,大盘蓝筹股整体表现未能再现强势。截至目前,上证50指数上半年累计下跌13.30%,单日成交量再度降至400亿元下方。 蓝筹股此次整体回落更多是由于极端情绪的平复。部分资金重新静下心来,发现价值投资的核心并不是简单地“以大为美”,而是要切实去挖掘那些内在价值稳定增长的企业。部分白马股渐渐脱颖而出,走出独立行情,它们大多基本面稳健增长,并在各自行业中处于龙头位置。 作为我国白酒行业龙头的贵州茅台(726.330, -5.13, -0.70%),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半个月前,贵州茅台股价盘中再创历史新高。今年上半年,贵州茅台股价涨幅6.36%,较上证指数及上证50指数均存在明显超额收益。此外,医药生物行业龙头恒瑞医药(76.210, 0.45, 0.59%)、化学制品龙头万华化学(45.170, -0.25, -0.55%)、水泥龙头海螺水泥(32.740, -0.74, -2.21%)等,均在市场整体低迷的环境中脱颖而出,上半年收获不同程度涨幅。 今年5月31日收盘后,A股正式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业内人士指出,正式被纳入MSCI,意味着A股向全球资本市场的“中心舞台”坚定迈进,随着境外长线资金逐渐流入A股,外资将成为重塑A股估值体系的重要力量。 题材股风起云涌 在沉寂许久之后,题材股今年上半年呈现明显的复苏势头。活跃资金紧密围绕新经济主线,深入挖掘国产芯片、生物医药、创新企业等题材的投资机会。 2月至3月,国产芯片概念强势崛起,成为带动指数止跌企稳的重要力量,江丰电子(55.360, 0.23, 0.42%)、紫光国微(43.880, -0.24, -0.54%)、北方华创(49.940, 0.27, 0.54%)等个股两个月累计涨幅超过40%。 5月至6月,药明康德(97.400, 2.45, 2.58%)、工业富联(17.990, -0.45, -2.44%)、宁德时代(70.930, -1.03, -1.43%)3家创新企业登陆A股,受到资金热烈追捧。工业富联上市首日无悬念顶格上涨44.01%,公司市值达到3906亿元,超过海康威视(37.170, 0.04, 0.11%)成为A股市值最高的科技企业。 药明康德、宁德时代表现同样强势,上市之初分别收获16个和8个连续涨停,截至上半年收官,两家公司市值分别达到989亿元和1563亿元,前者在医药生物行业中名列前茅,后者则成为当前创业板最大市值公司。 同时,大量创新概念股表现活跃。这些公司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与创新企业存在业务联系的,二是股东直接或间接持有创新企业股份的。然而,部分概念股最终能否在创新企业的发展中获益还是未知数。 除国产芯片与创新企业外,5G、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新经济题材今年上半年同样有过强势表现,这也成为创业板指能够在三大股指中保持相对强势的重要原因。 下半年回归均衡配置 券商近期陆续发布2018年中期策略报告,对下半年A股市场进行展望。整体来看,大部分券商对于下半年行情充满信心,并建议投资者回归均衡配置。 广发证券(13.060, -0.21, -1.58%)戴康策略团队认为,2018年上半年股权风险溢价上升是导致A股下跌的核心原因,下半年股权风险溢价回落也将是触发A股反弹的核心驱动力。市场指数目前正在构筑中期底部,先防御,后进攻。 国金证券(7.070, -0.04, -0.56%)李立峰策略团队认为,今年5月至6月是指数的分水岭,市场在此期间反复筑底。下半年,A股将迎来确定性的投资窗口期,企业盈利出现结构性增长。 配置方面,东北证券(6.330, -0.08, -1.25%)提示注重均衡配置的价值,指出在内部结构调整和外部环境扰动下,A股市场正在表现为存量资金格局下的波动率提升,投资者需要寻找震荡环境下的平衡感。建议关注医药、食品饮料、商贸、农业的通胀防御性,以及下游投资增速出现回升的通信板块。 招商证券(13.470, -0.21, -1.54%)认为,2018年下半年或成为真正长牛起点,科技成长和消费成长更加吸引资金关注。下半年的投资主线为“科技+消费”,具体推荐智能革命(数据红利)相关板块,以及军工、医药、大众消费相关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