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格钢铁

杲云:持续提升外滩金融聚集带功能 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发表日期:2018-07-09 16:28:37 兰格钢铁

7月7日,上海市黄浦区委书记、黄浦区人民政府区长杲云在“新金融·新科技·新趋势”第八届上海新金融年会暨第五届金融科技外滩峰会上表示,未来,黄浦将聚焦“扩大开放”、“勇立潮头”这两个关键词,持续提升外滩金融聚集带的功能,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 杲云提出,“扩大开放”,就是要主动对接自贸试验区的改革,尤其是金改四十条,积极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坚持需求导向、发展导向,积极对接国家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政策以及上海先行先试的举措,还将争取金融开放政策能在黄浦优先复制、同步实施。“勇立潮头”,就是要聚焦新金融,关注新技术,把握新趋势,打造金融科技发展的“新高地”。 聚焦三大任务黄浦区着力打造金融科技发展新高地 杲云介绍说,近年来,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核心功能区,外滩金融聚集带以打造资产管理中心、资本运作中心和金融专业服务中心为目标,大力建设新金融高地,全区现有挂牌金融机构已经达到580多家,金融和类金融机构已经突破3000家。上海12家金融要素市场当中,有5家集聚在黄浦,涵盖了债券、票据、外汇、黄金等多个领域。 杲云表示,这五年来,黄浦区金融服务业保持年均15%以上的增长速度。2017年,黄浦金融业增加值已经达到844亿元,总税收已经达到137亿元,在黄埔区的经济占比中大概占22%。金融服务业已经成为黄浦区高端服务业体系当中的支柱产业。 杲云说,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核心功能区,黄浦区将进一步发挥现有的优势,深耕主业,着力打造金融科技发展的新高地,重点聚焦三大任务。 一是进一步加大对优质金融科技的引进和培育力度。密切跟踪新技术、新趋势,加快引进和培育金融与科技双轮驱动的新金融。在不断优化新金融机构体系的同时,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形成一批行业领袖级企业,细分领域领先性的企业,力争在移动金融、智能投顾、科技保险、区块链应用、大数据征信等金融科技核心领域中,能形成集聚的态势。在参与金融科技竞争当中,赢得新的比较优势。 二是进一步支持符合战略导向的金融科技创新发展。强化政策引导,鼓励金融科技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推动经济服务普惠发展,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公司共同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中的应用,加快升级金融基础设施,再造服务流程,促进场景式的融合,提升金融服务覆盖面和便利性。 据杲云透露,黄浦区将发挥政府投资基金的引导作用,将能产生新的商业模式、应用、产品并对金融市场金融服务产生重要影响的金融科技创新以及基础性关键性的技术研发,给予重点支持。 三是进一步探索金融科技在金融风险防范当中的应用。坚持底线思维,高度重视金融科技发展当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挑战,争取金融监管和相关技术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积极为制定相关的标准、健全管理机制提供有益的试点样本。同时探索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利用新技术,及时获取信息,前移关口,创新基于大数据等技术的穿透式、智能化的风险防范方法,研发应用新型金融风险监测平台和工具,加强跨行业、跨市场、交叉性领域的功能监测和行为监测,坚决守牢金融安全这条底线。 黄浦区金融发展稳健连续两年稳步向上 会上,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李迅雷发布了2017外滩金融发展指数。 据李迅雷介绍,2017年,外滩金融发展指数同比增长8.25%;一级指数下的四个维度:外滩商业环境指数、外滩金融机构发展指数、外滩金融市场发展指数、外滩金融稳健指数均同比上升。 李迅雷表示,总体而言,2017年黄浦区在金融风险防范方面做得非常好,加强了风险排查、监察预警、部门联动,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推动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在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方面也取得了明显效果。与此同时,实体经济发展与科创中心建设稳步推进,新兴产业发展与金融助力均得到体现。 从数据来看,黄浦区内的主要证券公司协助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直接融资规模达801亿元,黄浦区公募基金合计持有的新兴产业市值约950亿元,投资回报率比较亮眼。 此外,黄浦区资产管理业务方面发展迅猛。李迅雷介绍说,黄浦区券商资管的规模排名全国第三,上海市第二;信托业排名全国第二,上海市第一;公募基金规模排名全国第六,上海第二,主动管理能力突出。 “外滩金融发展指数很好地反映出,黄浦区金融发展的稳健走势,连续两年都是稳步向上。尤其是在金融去杠杆、金融脱虚向实的大背景下,黄浦区也成为上海金融迈向国际金融中心的缩影。”李迅雷说。

相关阅读
杲云:持续提升外滩金融聚集带功能 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16:28]
政府绘蓝图 各方齐助力 成都全方位推进西部金融中心建设[11-27]
成都银行IPO成功过会 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快马加鞭[11-15]
成都构建南丝路金融走廊 加速国家西部金融中心建设[09-06]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持续加速[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