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格钢铁

北京通州积极开展“孝满京城 德润人心”系列活动

发表日期:2018-10-30 10:30:05 兰格钢铁

孝满京城 德润人心 近日,细雨微微,秋意正浓。北京市文联组织首都艺术家在通州教研中心举办“孝满京城,德润人心”慰问演出活动 。 “感恩新时代,歌颂新时代。”主持人话音刚落,一阵欢闹红火的音乐声便“涌”向舞台,北京市让爱飞翔艺术团的姑娘小伙儿身着焰红的演出服装,迈着矫健的步伐为大家先行奉上一支《中国梦》。 舞蹈的主题为走向新时代。然而细心的观众发现,在舞台右侧,灯光“忽略”的角落,一位身穿黑礼服、手带白手套的老师正在一个鼓点一个鼓点地指挥着大家。 原来,“让爱飞翔”是由一群聋哑人组成的艺术团。掌声中大家窃窃相传,不禁肃然起敬。正如主持人所说:“他们的世界是静悄悄的,但新时代的音符却在他们心中回荡!” “人生总是要经历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时期,在场的爷爷奶奶年轻时把一腔热血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为国家富强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和力量,我会把歌声化作祝福,祝福你们身体健康、笑口常开!” 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高保利为大家带来《吉祥安康》和他的“养家糊口”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谁说老来不“追星”,民族风浓重的高保利凭借经典的老歌和活泼的互动,很快便抓住了在场听众,尤其是上一辈老人的心。 相声演员于磊、付朝奎凭借幽默诙谐的语言艺术和恰到好处的表演艺术成功把在座的所有人逗笑了,以至于节目结束还掌声不断,想让他们再来上一段儿。 《规矩漫谈》节目引人发笑的同时也引人深思 节目名叫《规矩漫谈》,引人发笑的同时也引人深思,在日常生活的细微处,我们都应“慎独”,人格是靠一点点文明慢慢积累的,事情越小,我们越要做到遵守规矩。 从凯旋门到议会大厦,从伦敦塔桥到巴黎圣母院,表演者的多才多艺绝不是随便说说,闭上眼睛,崔山老师用他的民族传统乐器,带着大家从中仓出发,走遍世界各地! 野马、草原、长空、劲风——最后长指一弹,琴弦一绷,一声骏马长嘶瞬间从乐器中奔跃出来,引得众人赞叹连连。 考虑到老人们多种多样的欣赏风格,这次慰问表演的节目名单主办方下足了功夫,除了中华传统的京味戏曲表演,还有西方激情的萨克斯独奏,时过境迁,老人们的文化接受也越来越多元化。 “知道你们为什么笑我 :刚刚表演挺好的,现在台上怎么突然出现这么一个'不明物体’~” “除了舞台演出外我也拍电视剧”,一听这话大家都好奇了,“小矮人?牛魔王?”一些经常看电视的爷爷奶奶也跟着调侃起来,没成想刚好掉入了梁子的“圈套”: “《西游记》里非常重要的角色!”梁子突然变得正经起来说 :“花果山几万只猴,我就是其中一个。不过我那时候还小,现在不知道我演的哪只猴儿了~”笑一笑,十年少。这一下他又把观众逗了个遍。 让爱飞翔艺术团表演《千手观音》 让爱飞翔艺术团再次登台,带来家喻户晓的《千手观音》!即便知道他们是聋哑人,但大家的掌声一直没有停止,仿佛是想让他们看见自己是多么出色、出众。 “今天的表演真是比想象中的还出彩!”散场路上,两位奶奶边走边讨论着。金秋未尽,本次由北京市文联主办、中仓街道协办的慰问演出,不仅为大家奉上了精彩的表演,更让老人们意识到自己仍是这个社会的重要角色。文明出自己手,文化绵延后代。 重阳节 健步走 重阳节为营造尊老爱老的节日气氛,展示离退休教师健康快乐的时代风采,10月12日,离退休教职工活动中心、老教育工作者协会在运河文化广场联合举办“2018年通州区老教育工作者重阳节健步走”活动。通州区教育系统29个单位600余名离退休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通州区离退休教师活动中心主任、老教育工作者协会会长姚士莲致开幕词,她倡议老教师们要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健步走达到锻炼的目的,发挥余热,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2018年通州区老教育工作者重阳节健步走 来自各老教协分会的离退休教师从运河文化广场出发,沿运河东岸向南,经玉带河大桥底折返,行至奥体公园,整个行程约3公里。 活动中,离退休教师们精神抖擞,结伴而行,叙旧话新,感受着活动带来的乐趣,交流着退休的生活感悟和对副中心教育的美好憧憬,在古老的大运河畔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本次活动气氛融洽,达到引导健康生活方式、提升离退休教师体质、丰富离退休生活的目的。老教师们充分感受到了组织的关心,一致表示要以热情洋溢的精神、健康强健的体魄,为北京城市副中心教育事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爷爷,这是我们自己做的蛋糕,祝您身体健康,事事顺心,越活越年轻!”近日,玉桥街道东里社区举办“有我陪着你”庆重阳活动,社区助老队、青少年等共同为辖区高龄老人提前送出节日祝福。 当天下午,玉桥东里社区活动中心十分热闹,青少年、老人们欢聚一起,喜迎重阳。 一首红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拉开活动序幕,随后,来自史家小学的10多名学生为爷爷奶奶们送上了特殊的祝福,孩子们利用自己所学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飞字游戏。 学生们分成2组,背诵带有“月”字的诗词,“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学生们你方说罢我登台,“竞争”异常精彩,台下的老人们还不时给孩子们偷偷献上“锦囊”。 表演过后,社区助老队队员和青少年分为5组,一起为高龄老人做蛋糕,小心翼翼地切开蛋糕胚,均匀地抹上奶油,铺上水果,再放一层蛋糕胚,最后设计个造型,精心完成每一个蛋糕的制作。 制作完成后,大家还一起商量着为“作品”起了名字:心花怒放、步步高升、健康长寿……每一个都寄托了对老人们的祝福。蛋糕做好后,助老队员和青少年共同将蛋糕切开,分给来到活动现场的高龄老人,共享甜蜜时刻。 此外,社区助老队员和青少年们还分别走进10户行动不方便的高龄老人家中,为他们送去了蛋糕和节日的祝福,陪他们聊天。 “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老人们其实很需要我们的陪伴。助老服务是我们一直在做的,在重阳节来临之前,能带上孩子一起,为高龄老人送上祝福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一名参加活动的社区助老队员表示,将会不断把孝老敬亲的传统美德传承下去。 近日,马驹桥镇中心小学师生联袂为老人们送上重阳节祝福。据了解,活动是该镇今年系列项目主打品牌,小手拉大手共寻孝道文化,推崇爱老敬老民族精神。通州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王雅岚,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周媛等出席本次活动。 学生手捧鲜花敬赠岁以上高龄老人 节目表演前,由十名中心小学的学生手捧鲜花敬赠岁以上高龄老人,表达对耄耋老人的深深祝福。 演出活动主要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由马驹桥镇中心小学的孩子们载歌载舞为三乐老年人表演歌舞,合唱歌曲《梨花又开放》、拉丁舞《炫舞飞扬》、话剧《家春秋》、歌舞剧《舐犊情深》等节目精彩纷呈,赢得现场老人们的阵阵掌声。 第二部分由三乐康复老年公寓老年代表们献上精彩文艺演出,伦巴舞、健身气功八段锦、拍拍操等,将运动与歌曲美妙结合,锻炼人的反应能力,老人们跳的精神奕奕。 活动结束后,老人们合影留念 此次活动是镇党委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创立的活动品牌。该品牌建立以来,围绕弘扬传承传中华传统文化,相继开展了话新春、寄清明等活动。在三乐老年公寓举办聚重阳活动,也是通过青少年送演出的形式,进一步弘扬孝老爱亲、老有所养的美德善行。下一步,马驹桥镇将继续以品牌为依托,以校外教育基地为纽带,统筹镇域优秀人员和青少年队伍,开展更多实实在在、丰富教育意义的活动,打造全社会共同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的生动局面。 政协委员献爱心 共度九九重阳节 近日,郎府敬老院的老人们每人都收到了一条暖暖的新围巾,这是区政协联合西集镇提前为老人们准备的重阳节礼物。 当天下午,“政协委员献爱心 共度九九重阳节”公益活动在郎府敬老院开展,区政协副主席石宝玉,区政协六室主任孔庆媛,区委统战部副部长王瑞丰,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冯宁,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杨继君,区政协六室副主任刘飏等领导以及区政协妇联界、民族宗教界的委员们出席活动并为老人们戴上围巾,送去节日的祝福 。 今年是67岁的老人赵术在敬老院生活的第6年,他告诉记者,在这里有人陪着下棋聊天,每天的心情都很舒畅,每逢过年过节党和政府也会惦记着他们。“党和国家的政策变好了,老人外出能免费乘公交车,还能按月领取养老补助。”赵术说,在这样温暖的大家庭里生活,真是幸福。 据了解,这次慰问活动,区政协为敬老院的老人们送来了食用油、米、面粉、围巾等慰问品。 常言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今后,西集镇仍将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把老年人工作当作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来抓,从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工作上重视、情感上贴近,不断提高老人们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切实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梨园镇"笑满京城 德润人心"书画创作活动 九九重阳登高祈望,华夏风习瑞蔼吉祥。为倡导社会尊老、爱老、助老风气,在重阳节之时,梨园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书画班学员以翰墨为首,联合镇宣传部在梨园学堂举办了梨园镇"笑满京城 德润人心"书画创作活动。 一撇一捺、先勾后染。活动中,师生们热情高涨,紧贴主题,挥毫泼墨。书法、诗歌、荷花、菊花……师生们共创作出30余幅佳作,均将德润人心高雅的审美情趣、高尚的行为素养完美展现。 弘扬新风正气,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马驹桥镇举办“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之“九九重阳节 浓浓敬老情”联欢会,大家欢聚一堂,共度重阳佳节。 尊老敬老孝老家庭标兵翟庆光、不离不弃大爱无疆标兵代表王秀敏、移风易俗弘扬正气家庭标兵李俊……活动中,一街村委会秉持弘扬传统美德,树敬老爱老之正风,评选出最具代表性的“五好家庭”。 其中,移风易俗家庭标兵李俊感人的孝亲经历获得连连称赞。作为养子,李俊将养父母视为亲生父母,感念双亲养育恩情,全家爱老敬老。在父亲去世后的十多年里,李俊挑起养家的重担,照顾妻儿老小。“父母待我恩重如山,自从父亲去世以后,母亲身体一天天变差,我工作也忙,时常跟妻子说要照看好母亲,告诉孩子们听奶奶的话。”李俊说,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后来,李俊母亲由于年事已高意外摔伤,病情严重,夫妻二人守护70多个日日夜夜精心照料。虽母亲未能转危为安,但身为儿女尽心照顾的孝心感动了大家。 像李俊这样,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就如同一幅幅画面,真切地浮现在每个聆听者的脑海。家风故事感人至深,令大家为之动容。 在传承好家风的浓郁气氛中,幼儿园孩子们的舞蹈《孝心到永远》、感恩母爱歌曲《有娘叫最幸福》、《最美的歌儿献给妈妈》、诗朗诵《父爱母爱大于天感恩父母》等精彩节目依次登场,整个现场热闹非凡。最后,村委会还组织远嫁归家的女儿们一起做团圆饭、包饺子,其乐融融共度佳节。 “化俗不易,贵在因民。我们村先后评选出了五好家庭、十佳孝星、身边好人等先进模范代表,用榜样的力量带动村风建设,在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今后,我们村将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推进移风易俗,摒弃陈旧陋习,让和谐新风助力美丽农村发展。”一街村相关负责人说。 下一步,马驹桥镇将持续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在发扬敬老崇老等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提倡以新理念、新风尚孝老爱老,推行文明新风,节俭过节。

相关阅读
2018北京·通州运河文化艺术节在国家大剧院台湖剧场启幕[10:25]
北京通州八里桥将“退休”成文物景观 来此感受历史漕运文化[10:18]
北京通州积极开展“孝满京城 德润人心”系列活动[10:30]
北京通州新城规划三桥梁拟更名 老地名将受保护[10:21]
通州35条黑臭水体年底全还清[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