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格钢铁

潘光伟:利用数字化技术破解民企融资难题

发表日期:2018-11-22 13:32:15 兰格钢铁

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潘光伟在“第二届中国数字银行论坛”上表示,充分利用数字化改变金融资源配置方式,可以探索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有效途径。 潘光伟表示,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银行业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在支付、获客、信贷、智能投顾及财富管理等领域开展了大量合作,实现了经营成本降低、服务效率提高、业务流程优化、风险管控加强、业务模式创新,全面提升了客户体验和服务质效,重新定义了银行服务。 但与此同时,数字化之路依然漫长且充满挑战,有一些问题与挑战需要着力去克服。例如,在推进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依然面临传统银行体制机制上的掣肘。目前,在传统商业银行中还存在以部门和条线为主的管理和经营模式,导致客户需求、产品设计、技术支持脱节,数字化发展效果难以有效体现;缺乏数字化思维,在以“产品为中心”的思维惯性下,银行服务离客户的真正需求依然有差距,民营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突出;科技人才储备不足特别是既懂银行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缺乏,数字化转型人才支持还需要加强。 潘光伟认为,鉴于上述问题,银行应当将数字化转型战略上升为全行战略,以客户为中心、以数字化转型加快产品与服务的优化与创新,同时加强数据治理,严密防范数字化风险。另外,加强复合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着重吸引和培养数字化人才,并加强与监管的沟通等。 潘光伟建议,可以契合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特点,探索使用数字化技术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新模式。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以数字化手段为依托,通过金融科技赋能,开发符合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短、小、频、急’特点的业务和产品模式,切实提升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效率。” 他表示,第一,利用金融科技使金融服务突破时空限制,将业务延伸至物理网点不能服务的区域和无法覆盖的时间,提升服务可能性。 第二,借用数据科学、行为分析等手段深层次挖掘金融需求,实现个性化风险定价,精准画像、精准服务、精准营销,将服务覆盖到传统银行想做不敢做的“长尾客户”,其中大部分是缺乏有效担保抵押的民营和中小企业客户,实现金融资源的精准化配置。例如,平安银行通过金融科技赋能,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制了金融产品,其打造的KYB方案以小企业数据征信平台为核心的线上化模式,不再强调传统的企业财务报表和业务流水表现,而是更多关注通过第三方渠道获取的真实、有价值的企业经营数据,借助发票贷、税金贷、产业链融资项目等产品,为民营和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第三,运用大数据技术,基于对日常交易数据流、信息流的分析,商业银行可以有效判断客户的信用等级与信用水平,显著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和授信审批效率,解决民营企业融资信息不对称问题。例如,微众银行的“微粒贷”,建设银行的“小微快贷”,均是基于大数据线上贷款,实现了7×24小时运行,秒批秒贷。第四,与实体网点相比,金融科技的推广应用,使得资金供求双方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完成信息搜寻、定价和交易等流程,减少了对人员和设备的占用,大幅降低了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这使客户能够以更低的价格获取金融服务。

相关阅读
甘肃“银税互动”再升级 五单位签合作协议破民企融资难[11:29]
国务院金融委办公室:小微企业融资破冰之旅铿锵前行[09:54]
货币政策将持续发力稳融资[08:40]
潘光伟:利用数字化技术破解民企融资难题[13:32]
人民银行天津分行积极推动应收账款融资业务 提升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