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格钢铁

A股本周再迎300亿解禁潮 28家上市公司定增股东浮亏

发表日期:2019-01-09 09:14:30 兰格钢铁

导读 1月7日至13日,A股市场有48家上市公司36.20亿限售股迎来解禁,总市值高达306亿元,其中定增解禁为主力军。 新年伊始,解禁潮来袭。 Wind数据显示,2019年1月将迎来本年度最大的限售股解禁潮,合计有367.7亿股解禁,市值达2667.12亿元。 1月7日至13日,A股市场解禁数量较上周明显缓解,但仍有48家上市公司36.20亿限售股迎来解禁,总市值高达306亿元。 定增解禁为主力军,28家上市公司解禁股份为定增机构配售股份,10家为首发限售股解禁,8家为股权激励限售股。 从个股解禁规模来看,1月7日至13日期间,华侨城A(6.120, 0.00, 0.00%)(000069.SZ)、刚泰控股(4.280, 0.00, 0.00%)(600687.SH)、大晟文化(8.680, 0.00, 0.00%)(600892.SH)等8家上市公司解禁股数量超过1亿股,9家上市公司解禁股份数量占总股本比例超过20%。 “1月是2019年解禁的最高峰,限售股解禁对市场最大的冲击在于可供减持的流通股规模增加,加大了股价波动和市场资金流动性压力,因为一般来说,限售股解禁后如果股东开始大力抛售,就会导致股价下跌。”1月7日,北京一家中型券商策略分析师指出。 减持压力骤增 伴随着新一轮限售股解禁潮,A股市场减持压力骤增。 Wind数据显示,解禁压力最大的华侨城A,其机构投资者前海人寿和钜盛华,分别有5.87亿、1.17亿股在1月7日上市流通,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8.59%。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已经有部分上市公司股东发布了大额减持计划,鹏鹞环保(10.180, 0.00, 0.00%)(300664.SZ)就是典型案例。 公开资料显示,1月7日,鹏鹞环保合计有2.56亿限售股解禁,占总股本比例高达53.24%,总市值则为26.01亿元。 在提示首发限售股解禁风险的前一交易日,鹏鹞环保公司的第二大股东Ciena Enterprises Limited(以下简称“喜也纳”)和第三大股东卫狮投资甩出了一则“清仓减持”公告,震动了整个A股市场。 喜也纳和卫狮投资拟分别减持鹏鹞环保9347.08万股、5270.13万股,合计占总股本比例为30.45%,总市值约为14.87亿元。 1月7日,鹏鹞环保证券部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拟减持的股东主要是财务投资者,进入公司很多年了,有的甚至超过十年,想收回一些前期投资回报。” 据该人士介绍,上述两大股东的股票可能不会在六个月一次性全部减持,只是按照公告格式必须写明时间范围,“如果公司股价波动太大,触发了相关条件,我们会采取维稳措施”。 此外,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八菱科技(23.630, 0.00, 0.00%)(002592.SZ)和达华智能(5.310, 0.00, 0.00%)(002512.SZ)部分股东也在限售股解禁前发布了减持预告。 其中八菱科技股东黄生田由于面临股份质押违约处置风险,1月3日公告,拟在未来六个月内,以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85.80万股(占总股本的0.30%)。而黄生田持有的100.58万限售股已在1月7日上市流通。 达华智能股东方江涛和韩洋则在2018年11月24日披露了减持计划,拟在未来六个月分别减持不超过2417.06万股和26.08万股。其中方江涛已经于2018年12月27日前减持了1793万股。 不过,上述两家公司证券部人士均向记者表示,股东披露的拟减持股份为之前已经解禁的流通股份,而对于1月解禁的限售股,还暂未收到股东的减持计划。 “解禁压力很大。”1月7日,东北证券(7.050, 0.00, 0.00%)研究总监付立春指出。 在他看来,未来一段时间,实体经济、上市公司公司业绩下行压力大,相对而言,当前估值不便宜。另外2018年以来连续下行的行情,约有25%的资金被套,考虑到估值上升空间不大、行情不明朗,非常多的资金到了止损线就直接平仓,涌现了一些清仓式行为,对本就脆弱的资金和股市信心造成较大冲击。 半数公司定增浮亏 在巨额限售股解禁的恐慌之下,也有部分上市公司股东争当“楷模”,选择不减持。 如刚泰控股股东——刚泰集团,在公告中承诺:“基于维护广大中小股东利益及对刚泰控股未来持续稳定发展的信心、对刚泰控股价值的长期看好,承诺在该部分限售股份上市流通后12个月内不减持。”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1月8日晚收盘,刚泰集团持有的1.01亿股已面临浮亏局面。2015年,刚泰控股向刚泰集团在内的9名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份4.10亿股,募资32.65亿元,发行价格为7.96元。然而三年过去了,刚泰控股股价已经跌至4.28元/股。 Wind数据显示,刚泰控股定增引入的股东浮亏比例达到45.51%。 刚泰集团并非个例,由于A股持续低迷,近一半的上市公司股东存在浮亏。 根据Wind数据显示,28家存在定增限售股解禁的上市公司中,有23家解禁收益为负,11家上市公司股东浮亏在30%以上。 其中浮亏比例最高的莫过于飞利信(4.290, 0.00, 0.00%)(300287.SZ),其将在1月11日解禁1994.19万股,解禁市值为4.08亿元。这部分股份来自于2015年12月,飞利信向才泓冰等37名精图信息股东、杰东控制全体股东和欧飞凌通讯全体股东发行股份购买资产。 彼时,飞利信股票发行价格为14.63元/股。 上述股东的限售股分为三批解禁,1月7日为最后一批限售股解禁,1月8日收盘,飞利信股价已降至4.29元/股。Wind数据显示,飞利信此次限售股解禁收益率为-70.15%。 付立春指出:“对于浮亏的情况,首先要看机构投资者/财务投资者自身资金压力大不大、资金链条是否紧张,如果投资者着急兑现收益,出于时间成本和不确定性考虑,即使浮亏,部分投资者也会选择及时止损。” 但同时,由于四季度以来,资金链逐步放松,去杠杆转向,机构投资者的减持压力或被部分对冲。“宽松信号的传导行业、传导时间是核心变量,如果资金链持续紧张,不排除大量投资者会及时止损,选择斩仓。”付立春说道。

相关阅读
A股本周再迎300亿解禁潮 28家上市公司定增股东浮亏[09:14]
鲍威尔货币政策呵护美股暴涨带给A股借鉴意义[08:33]
第三批14只养老目标基金获批 A股有望引入长期活水[09:11]
降准提振A股春季躁动 机构紧盯个股结构性行情[01-08]
A股“双底”雏形显现 三方面、四主线引领结构行情[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