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格钢铁

湖北借助科教优势 将发力打造芯片产业上下游产业链

发表日期:2019-01-16 09:14:26 兰格钢铁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实施“一芯驱动、两带支撑、三区协同”区域和产业发展战略。其中,要加快建设“芯”产业智能制造中心。对此,省人大代表庄丹认为,芯片制造技术是全球高科技国力竞争的战略必争制高点,当前应加速构建芯片上下游产业链,打通上游设计、中游制造、下游封装三个主要环节。 引进更多企业打造完善的产业链 庄丹说,当前,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半导体市场重要驱动引擎。以武汉为例,光谷地区已聚集了以长江存储、武汉新芯为龙头的集成电路企业百余家,2017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5亿元,专业从业人员近万人。同时,芯片显示屏千亿产业集群逐渐成形,京东方、康宁、弘芯半导体等数个百亿级投资项目先后落户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当前芯片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关键在于缺乏上游设计,缺乏关键核心技术和原材料。”庄丹说,当前不少芯片企业还属于代工厂,芯片产业结构还有待调整优化。比如,芯片核心原材料晶圆的主要供应商基本都在美国、韩国,它们占据了大部分市场。 庄丹建议,湖北省发展芯片产业要注重加速构建覆盖上下游的产业链,打通上游设计、中游制造、下游封装三个主要环节。政府部门可以出台优惠政策,通过招商引资引导核心企业在本地区规划建设产业基地,串联起上下游各个环节,包括设备制造、材料生产等芯片产业的配套产业。 湖北省工商业联合会提交的集体提案中也提出了相关建议:湖北发展“一芯一屏”产业优势突出、布局超前,可以有所作为。当前,应充分利用武汉产业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开展芯、屏专项招商活动,争取芯、屏以及配套企业更多落户湖北,形成产业集聚、集群效应。 此外,积极发展位于产业上游的玻璃基板、电子材料、制造设备等配套厂商,产业下游的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等整机厂商和其他应用企业,整合产业链资源,降低供应成本,促进核心共性技术研发、推广和应用。同时,围绕“一芯一屏”产业布局,加大人才项目补贴力度与范围,提高对高端人才的引进与保留力度。 发挥科教优势助力产业发展 “我们湖北省的科教优势非常突出,在推动芯片这样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时候要善于利用好这种优势。”省政协委员应楚洲认为,围绕芯片产业建设,应当发挥本地区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优势,围绕产业制定中长期的科技发展规划、专业知识人才培养计划,围绕产业技术发展的前沿领域开展基础性研究,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在发展'芯’产业链方面,我们面临的竞争和压力很大。”省政协委员张颖江也认为,要把支持科研方面的资金投入到与湖北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学科中,从高校人才培养、政企校联动、人才吸引等方面采取一些措施,助力芯片产业发展。 省人大代表邓培认为,围绕芯片产业等“一芯两带三区”战略中所布局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可以大力推动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建设,为相应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建立“一站式”的技术基础服务平台,同时,要加强对科创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服务。 省人大代表汪发良—— 建设乡镇污水处理设施提升人居环境 本报讯(记者 郑玮)省人大代表汪发良认为,江汉平原要想实现振兴发展,就要先完善人居环境,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一些基础设施,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工业园区污染集中治理和循环化改造,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污水管网建设,将江汉平原打造成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区。 汪发良介绍,去年,全省推进的“四个三工程”让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空前加快,仅新建项目就有800多个,日处理量133万吨,成为民生领域的一项重要的“补短板”工程,加强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管理和营运工作,必将对环境保护和改善人居环境起到良好作用。然而,由于在某些设计建设和营运方面的不足,目前一些地区仍然面临着污水总量不足、收费系统建设不同步等问题。 “我们目前采用的还是2014年开始实施的《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汪发良认为,乡镇污水处理有其特殊性,必须有更立体、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法律法规。为此,汪发良建议出台全省性的相关法规,或者出台与上述条例配套的实施办法,服务于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汪发良还建议,要加强对农村污水处理厂相关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建立在线监控、考核奖惩制度,让污水处理设施真正发挥作用。 省人大代表王刚—— 高质量发展制造业 促转型发展 本报讯(记者 李璟)“在鄂东地区,作为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可以说黄石承担着转型发展的首要任务。”省人大代表王刚说,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黄石不骄不躁、励精图治,才取得了逆势而上的发展成果。以大冶为例,在全国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县、区)中,大冶是唯一的全国文明城市,还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黄石大冶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可以说在转型发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推动鄂东转型发展示范区建设的战略背景下,大冶如何发力做好转型发展的“领头羊”?对此,王刚认为首要任务就是大力发展制造业,要想方设法提升普通制造业、围绕重点产业全力招商引资、优化发展环境的组合拳,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此外,王刚还建议,设立省级产业发展引导基金,让各制造业基础较好的县、市、区围绕引导基金设立适应自身产业发展的子基金,发挥引导基金的撬动作用,带动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到县域特色产业,推动当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省人大代表吴华平—— 培育一批职业农民 推动江汉平原乡村振兴 本报讯(记者 郑玮)省人大代表吴华平认为,乡村振兴的基础是现代农业的发展,而乡村振兴成效如何,应由农民说了算。因此,就需要深化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 “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综合能力,就要加大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开展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提升行动,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吴华平认为,江汉平原是湖北省优势农业资源核心区,农业实现现代化和科技化,科技成果的转化人才是关键,应首先畅通农民职业能力提升渠道,强化职业培训、学历培训、技能培训和终身学习,满足农民多层次、多元化的教育培训,从培训数量上升到培训质量上来。 吴华平介绍,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种粮的利润空间在不断缩小,自己所服务的华丰农业合作社中的部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下降,农民的技能和市场要求存在不匹配问题,为解决这一发展瓶颈,华丰农业合作社与省农科院签订了院社合作协议,通过提升职业农民的技能,提升农民工作取得回报,增加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也为农业科技部门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助力。

相关阅读
湖北借助科教优势 将发力打造芯片产业上下游产业链[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