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格钢铁

助力春季行情:北上资金节前忙“扫货” 龙头股受青睐

发表日期:2019-01-28 09:53:09 兰格钢铁

虽然上周北上资金流入A股力度有所减缓,但从1月整体看,北上资金抄底A股决心表露无遗,成为此次春季行情增量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 分析指出,1月份北上资金持续流入,对市场投资方向的带动作用明显,以上证50为首的蓝筹股表现强势,进而助推指数不断走强。 1月大幅流入A股 Wind数据显示,上周北上资金共计流入95.82亿元,与前两周超百亿元的流入规模相比,虽有所减弱,但截至25日,1月以来北上资金已流入A股达437.14亿元,显示出其对低位A股投资价值的认可。 具体看,1月份以来至今,沪股通方向净流入A股252.47亿元,深股通方向净流入A股184.66亿元。从周流入看,1月首周,北上资金累计净流入13.71亿元,第二周净流入157.31亿元,第三周净流入170.30亿元。 可以看到,开年以来,北上资金流入A股明显提速。除了A股自身的投资价值,国盛证券策略研究还指出,外资入场,跟海外市场表现正相关,海外市场上涨时,风险偏好向全球扩散,A股乃至新兴市场都会受益于发达国家市场的“溢出效应”,开年后的外资走势完美体现这一点。 同时,今年外资将迎来大幅扩容,参考去年MSCI纳入时外资入场经验,“抢跑效应”明显(去年6月正式纳入MSCI,但约95%是主动跟踪产品,这些资金多数提前入场),叠加QFII扩容,更会吸引一部分外资提前入场。 Wind数据进一步显示,2018年北上资金累计流入A股达2942.18亿元。其中,沪股通方向流入1810.94亿元,深股通方向流入1131.24亿元。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5月、11月北上资金净流入A股均超过400亿元,分别为451.04亿元、469.13亿元,而再往前追溯月度流入超过400亿元,还是发生在沪港通开通当月——2014年11月。 市场人士表示,目前市场外资占比较低,随着海外情绪的修复以及今年MSCI权重调整和沪伦通落地,预计外资仍将是A股市场的长期增量资金主要来源。 申万宏源(4.420, 0.04, 0.91%)(港股00218)分析师沈盼表示,A股与全球权益、新兴市场权益及发达市场权益资产价格的相关系数仍处于相对低位,虽然和新兴市场相关系数略高,但低相关性特征仍较为突出,所以从大类资产配置角度,A股在投资组合中有助于分散组合风险,是外资机构全球资产配置的重要选择。 龙头股仍受青睐 成交活跃股方面,上周沪股通前十大成交活跃股中,贵州茅台(693.330, 13.63, 2.01%)、上汽集团(26.800, 0.57, 2.17%)、中国石化(5.580, 0.11, 2.01%)、三一重工(9.140, 0.07, 0.77%)、工商银行(5.600, 0.08, 1.45%)(港股01398)、招商银行(28.820, 0.30, 1.05%)(港股03968)、中信证券(18.300, 0.26, 1.44%)(港股06030)、中国铁建(10.320, 0.18, 1.78%)(港股01186)、兴业银行(16.170, 0.18, 1.13%)、中国国旅(56.560, 0.13, 0.23%)、隆基股份(22.910, 0.38, 1.69%)、恒瑞医药(56.660, -2.33, -3.95%)等实现北上资金净买入,分别为11.45亿元、2.28亿元、1.64亿元、1.53亿元、1.52亿元、1.45亿元、0.99亿元、0.91亿元、0.53亿元、0.41亿元、0.24亿元、0.09亿元。 而伊利股份(24.730, 0.30, 1.23%)、青岛海尔(15.720, 0.26, 1.68%)、海螺水泥(31.700, 0.38, 1.21%)(港股00914)、中国平安(62.080, 0.79, 1.29%)(港股02318)、上海机场(48.760, 0.62, 1.29%)等个股则遭遇北上资金净卖出,分别为0.38亿元、0.53亿元、0.67亿元、1.10亿元、2.81亿元。 深股通前十大成交活跃股中,格力电器(40.650, 0.75, 1.88%)、平安银行(11.080, 0.08, 0.73%)、五粮液(57.890, 2.64, 4.78%)、美的集团(42.610, 0.71, 1.69%)、万科A(26.310, 0.21, 0.80%)、洋河股份(101.450, 2.79, 2.83%)、大族激光(31.800, 0.50, 1.60%)、乐普医疗(19.720, -0.45, -2.23%)、潍柴动力(8.680, 0.08, 0.93%)(港股02338)、牧原股份(32.060, -0.13, -0.40%)、泸州老窖(43.990, 1.27, 2.97%)、中兴通讯(20.420, 0.10, 0.49%)(港股00763)、立讯精密(16.320, 0.74, 4.75%)、海康威视(30.170, 0.87, 2.97%)、大华股份(12.450, 0.05, 0.40%)、老板电器(25.370, -0.13, -0.51%)、华东医药(26.880, 0.09, 0.34%)等个股上周实现北上资金净买入,分别为9.80亿元、5.40亿元、3.77亿元、3.50亿元、2.70亿元、2.31亿元、1.53亿元、1.13亿元、0.99亿元、0.98亿元、0.65亿元、0.50亿元、0.44亿元、0.35亿元、0.24亿元、0.21亿元、0.05亿元。 而分众传媒(5.800, 0.02, 0.35%)、欧菲科技(9.930, 0.05, 0.51%)、科大讯飞(28.960, 0.76, 2.70%)等个股上周则遭遇北上资金净卖出,分别为0.11亿元、0.38亿元、0.63亿元。 对比上述数据可见,行业龙头股依然是北上资金的最爱。有观点认为,海外资金在A股市场中的定价权在逐渐上升并将持续,特别是在海外资金偏好的大市值龙头板块上,从成交比例到持股比例。 进一步看,北上资金对白酒股依旧是情有独钟,白酒板块近期也迎来一波估值修复行情。不过,浙商证券(8.070, 0.12, 1.51%)策略分析师曹海军表示,“北上资金不再只专注于蓝筹白马股,其行为越来越多地受到国内政策的影响。” 曹海军还认为,近期北上资金加仓明显提升的行业均为本轮反弹表现较为强势的行业。本轮反弹受益于政策持续利好,家电、汽车受促消费政策预期驱动上涨,传媒受益于游戏版号审批超预期等政策利好刺激,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AI等新基建概念令计算机板块表现强势。 市场风格均衡化 2019年以来,在海外市场风险偏好显著回升背景下,随着北上资金加速流入,蓝筹板块表现强势。这也引发投资者对市场后期风格转变的猜测。 随着国内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升,还有MSCI、FTSE及标普道琼斯等国际指数公司纳入A股,未来外资对于A股布局趋势仍将持续。有机构预测,未来5-8年保守估计外资净流入A股有望超4万亿元,约占流通市值的11%。乐观一点估计,外资占比达到流通市值的20%是完全有可能的。 那么在此背景下,蓝筹板块未来走势如何?A股的市场风格是否会发生彻底转变? 中信证券策略分析师秦培景表示,外资将成为股市占比最高的机构投资者,达到公募基金的两倍,保险资管的三倍。在此过程中,最终蓝筹股定价权预计将会逐步从公募基金转移至外资手中。股市估值体系也会逐渐向发达市场靠拢,股票间的分化大势不可逆转。 “2019年外资对市场风格的影响偏中性。”东吴证券(7.370, 0.12, 1.66%)策略分析师王杨表示,相比于成长板块,蓝筹板块与海外市场的联动性更高。从逻辑上看,就北上资金的持仓而言,蓝筹股占比更高,也就自然与海外市场关联度更高,2019年美股走势预计偏负面,也就是说,2019年美股或拖累A股,特别是蓝筹板块。 “外资也买成长。正如A股投资者是多元的一样,外资也是多元的。”王杨分析称,一方面,外资并非偏好单一的大消费,以韩国为例,外资在韩国股市的持仓结构上,科技硬件、半导体和无线电信等行业占比居前;另一方面,持仓结构是结果而非原因,未来随着各板块的盈利波动,以及外资的投资可选范围增加,持仓结构也将随之发生变化。 联讯证券则表示,从韩国股市国际化的经验看,外资占比快速上升和波动率下降是趋势。随着国内政策的不断改善,以及资本开放的加大,增量资金将同时来自国内和国外,由于国内资金具有更高的成长偏好属性,未来A股的风格会更加均衡,形成“价值搭台、成长唱戏”的局面。

相关阅读
助力春季行情:北上资金节前忙“扫货” 龙头股受青睐[09:53]
北上资金上周净卖出39亿 连续加仓金融龙头股[12-24]
47亿北上资金连续三周净买入 罕见大幅加仓雄安双雄[12-17]
多重利好推动A股12月开门大涨 北上资金狂买120亿[12-04]
北上资金净买入屡次走高 创业板龙头获增持速度最快[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