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套利问题已经引起监管层的重视。 银保监会副主席王兆星2月25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总体而言,新增的票据融资有真实交易背景,有企业的正常生产、周转需要,但不排除有个别企业、银行,利用可能存在的一些利差套利空间,进行同业票据的买卖交易。 《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2月26日中国服务贸易协会票据经纪委员会向会员单位下发《关于规范票据交易套利行为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公告提出,对于监管检查和行业自查,必须重点做好以下几点:通过查看票面背书,结合贴现频率、资金流向等排查疑似中介;通过财务报表数据是否异常、贴现量与销售收入的匹配性确认贸易背景;禁止贴现资金用于归还贷款、购买理财及结构性存款,以及用于承兑、开保证金等。 公告中同时提到,根据银监部门对于票据金融市场的合规要求,为进一步规范票据金融市场运作和票据融资行为,中国服务贸易协会票据经纪委员会要求各会员单位对“以套利目的而进行同业票据交易”的现象引起高度重视,做到“以真实交易为背景,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指引,以合规操作为原则”,强化自查自纠,严厉杜绝票据套利,将票据交易行为纳入依法合规的轨道。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已有银行开展票据套利自查。中部地区某城商行资管部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收到了票据套利自查的通知,最近已开展自查,主要按照协会要求的三个方面进行自查。” 另一股份行人士告诉记者,其所在银行已暂停低风险套利业务。 “目前我行对这类业务(票据业务)尤其是质押贴现管得很严。银行承兑汇票还可以开,但票据质押融资基本不做了。”华东某城商行票据从业人员说。 而东北地区某城商行资管人士告诉记者,“我们没收到相关通知。我们是小机构,自从'三三四十’之后都是合规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