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将进入第三个10年的契机下,西部大开发战略新的顶层规划出台,3.0时代来临!3月1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会议明确要求,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要更加注重抓好大开放,发挥共建“一带一路”的引领带动作用。
一、西部大开发二十载 地区经济获得快速发展
今年是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的第二十个年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经济实现快速发展。西部12省的经济总量在全国经济总量的占比从2000年的16.6%上升到2018年的20.5%,是增速最快的区域。
表1:西部大开发12个省、市、自治区GDP总量(单位:亿元)
四川省 | 贵州省 | 云南省 | 陕西省 | 甘肃省 | 青海省 | |
2000年 | 4010.25 | 993.53 | 1955.09 | 1660.92 | 983.36 | 263.59 |
2018年 | 40678.13 | 14806.45 | 17881.12 | 24438.32 | 8246.07 | 2865.23 |
| 重庆市 | 西藏自治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内蒙古自治区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2000年 | 1589.34 | 117.46 | 265.57 | 1364.36 | 1401.01 | 2050.14 |
2018年 | 20363.19 | 1477.63 | 3705.18 | 12199.08 | 17289.22 | 20352.51 |
经济结构调整也取得显著成效,最近五年西部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并已超过全国同期。高技术制造企业效益实现较快增长,增速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发展态势比较良好,工业增长贡献率稳步提高。今年1-2月份,西部地区投资保持较快增速,投资增长7.6%,提高2.9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
二、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近年来,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支持“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地区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据兰格钢铁研究中心监测统计,截至2018年,国家西部大开发新开工重点工程累计共345项,投资总规模达7.33万亿元,重点投向西部地区铁路、公路、机场、水利和能源、生态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表2:2015年以来全国西部大开发重点项目统计
| 新开工重点项目 | 当年投资规模 | 累计开工项目 | 累计投资规模 |
| (项) | (亿元) | (项) | (万亿元) |
2015年 | 30 | 7686.52 | 270 | 5.61 |
2016年 | 30 | 7438 | 300 | 6.35 |
2017年 | 17 | 4941 | 317 | 6.85 |
2018年 | 28 | 4825 | 345 | 7.33 |
十八大以来,西部地区铁路开工重点项目累计23项,西成高铁、兰渝铁路等一批连接东西、串通南北的铁路相继建成。重庆、四川、陕西这三个在西部经济总量比较大的省份实现了建成3小时交通圈;公路累计开工重点工程35项,“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西部路段全线贯通,国家高速公路网西部地区路段基本建成;民航机场累计开工重点工程12项,形成了以成都、西安、重庆机场为区域枢纽,乌鲁木齐、昆明机场为门户枢纽,支线机场为支撑的机场网络体系;能源累计开工重点工程41项,金沙江观音岩等一批水电站、风电站项目建成投产,西电东送三大通道全面建成,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全面实施。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民生和生态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三、西部大开发3.0对钢铁行业的影响
1、基础设施建设仍是重点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仍将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任务之一。国家将重点支持交通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资,抓紧推进一批西部急需、符合国家规划的重大工程建设,开工建设一批交通、水利、能源基础设施与生态环保和民生保障重点工程。
加快形成以干线(高速)铁路公路为主骨架的交通网络建设,依然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任务。根据发改委公布的消息,“十三五”期间重点推进十大高速铁路通道建设,贯通乌鲁木齐至连云港、昆明至上海、昆明至广州的3条高速铁路通道,建设呼和浩特至南宁、昆明至北京、包头银川至海口、银川至青岛、兰州西宁至广州、兰州至北京、重庆至厦门等7条高速铁路通道。机场也是当前西部基建的一大重点。西安咸阳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呼和浩特新机场、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等大型机场工程先后获批。
2、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将加速发展
《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中曾提出,到2020年,西部地区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按常住人口计算的城镇化率达到54%以上。我们根据国家统计局的人口数据测算,2017年西部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平均城镇率为51.1%,6个省份(市\自治区)在50%以上,其中重庆、陕西、宁夏和内蒙已经提前完成十三五城镇化目标。低于西部平均城镇化率的,仍有西藏、贵州、甘肃、云南、广西、新疆六省(市\自治区),数量占据一半。可见,未来2年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依然有很大空间。
表3 2015年以来西部地区及全国城镇化变化情况
| 全国 | 西部地区 |
2015年 | 56.10% | 48.70% |
2016年 | 57.40% | 49.70% |
2017年 | 58.52% | 51.10% |
2018年 | 59.58% | - |
2020年目标 | 60% | 54% |
3、沿边重点地区的建设前景不容小觑
从地域来看,西部地区涵盖了我国大部分的陆地边境。受到位置偏远、基础滞后、缺乏优势产业、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不高等方面因素制约,沿边地区的经济辐射带动作用难以充分发挥。近年来,国家在广西、云南、内蒙、新疆等地频繁批准设立了多种形式的重点开发试验区、沿边国家级口岸、边境经济合作区,意在把沿边重点地区变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先手棋和重要支点。随着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逐步形成,沿边地区将由开放的末梢变为开放的前沿。
因此,尽管新出台的《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细则还未公布,但是根据《意见》提出的,“形成新格局,抓好大开放”的要求,我们预测西部的沿边城市将迎来又一轮建设红利。
4、西部大开发战略升级与“一带一路”建设互相提振
西部地区是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主要窗口,而“一带一路”让中国西部地区经济转型更具全球视野,两大战略决策相辅相成。
自“一带一路”提出之后,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总额出现了明显上升,2017年,西部地区与“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额为1434.2亿美元,较2016年增长15.6%,占全国的10%。出口额排名前5的省区市分别为新疆、四川、重庆、陕西和云南,这些省区市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额合计占西部地区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额的80.8%。
数据显示,2017年西部地区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商品主要集中于HS商品编码第85章(电机、电气设备及其零件;录音机及放声机、电视图像、声音的录制和重放设备及其零件、附件)、第84章(锅炉、机器、机械器具及零件),两者合计占西部地区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额的43.5%。其中,家电电气零件增长52.4%,锅炉机器器具增长11.2%。另据陕西省商务厅数据显示,2017年,陕西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额为8943万美元,主要涉及能源化工、矿产资源开发、建材等领域。
总结来看,“升级版”西部大开发战略出台,西部地区有望进入又一个快速增长的通道,城镇化建设加速发展,利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建筑、家电、机械等钢铁相关产业将明显收益。未来随着新一轮政策对西部倾斜力度的加大以及西部与“一带一路”更深的融合,将给相关行业带来将是巨大的行业机遇。
(兰格研究中心徐莉颖,转载请注明出处)